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通渭地处陇中,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我出生在一个叫曹家湾的小山村里,在我的记忆中,这里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地瘠民贫;山陡沟深,运输全凭肩扛担挑拉拉车。用“苦甲天下”来形容毫不为过。
就是这样一个物质贫乏之地,人们竟然用精神筑起了高峰。通渭,被冠以响当当的名号: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当地流行一句话:“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在通渭人家中,悬挂字画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家庭文化底蕴的象征。依稀记得我们家的上房正中也挂着几条条幅,其中有一幅写的是“闲谈勿论他人非,静坐常思自己过”,现在想想,这可能就是我们家的文化底蕴。
在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熏染下,当地人都非常重视教育。无论富有,还是贫穷,都会将到龄的孩子送到学校。
不到七岁的我,被父亲送到了1.5公里外的村学,浑浑噩噩上完了三年级。在三年级之前,我的认识中世界就是一座山。上了四年级,每天天不亮我就在父母的呼喊声中起床,揉着惺忪的睡眼,跟着我的堂哥、堂姐到6公里外的郑阳学校读书,从此,我认识到山的那边还有山。人们常说“山水相依”,我第一次在郑阳学校的旁边见到了一条河,以前见过的水只是夏日暴雨后的滔天浑水,顺着山路奔腾而去。尽管常常水去路毁,但下雨天却是人们最期待的,因为我们的水窖可以储满水,家人一年的吃水有了着落。
每到冬季是我最难熬的时间,下浓霜的早晨,地面结了薄冰,特别滑,上山总要手脚并用,下山常常滑倒,书包先跑到了学校,紧接着人也就滑到了学校;下雪的时候,路被一尺多厚的积雪淹没,找不到哪里是路,我们只得从一米多,甚至两米高的梯田埂上一级一级往下跳,这样才不至于滑进深沟。后来读到《送东阳马生序》,我对宋濂的“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深有体会。
小时候,我的生活过得倒也安逸,父亲是一位军人,退役后经营公社的商店,不幸被盗,追查无果,只得自己赔偿。屋漏偏逢连阴雨,又赶上小姑退婚退还彩礼,两两相加的金额达1500多,对于80年代的我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本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一贫如洗,甚至欠了好多外债。父亲被逼到了绝境,在炕上躺了好几天,父亲后来告诉我他甚至想到了轻生。但当兵的历练让他挺过了难关,最终决定借高利贷,倒红豆草籽,父亲这样的孤注一掷,让我们成了当地仅有的万元户,生活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后来父亲当过常河草编厂的出纳,再后来父母学了裁缝,教起了裁剪,父亲的教学点从郑阳学校的一间空教室迁到了常河中学,我也时不时被父母带到常河逛逛,于是,我第一次吃到了西红柿,第一次知道了这个世界不只有山,还有川。虽然生活发生了变化,但靠天吃饭的现状仍然无法改变,吃饭的诱惑太大了,父亲在收音机里听到临泽有吨粮田,于是经过他近半年的考察,1995年的夏天父亲拖家带口迁移到了临泽,从此临泽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大半辈子没有干过过重的农活的父母,开始了他们苦难的生活。“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次迁移回到解放前”,父母打工、当差;父亲走街串巷卖衣服、贩卖枣树苗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一到开学季,父母的眼中总是灰暗,在一次去酒泉贩枣的过程中,父亲甚至毫无尊严地给交警下跪求情。就在这样的苦难中,父母不但没有让我们辍学,反而告诉我们姊妹三个:“只有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父亲常说:“要改变家庭的命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你的爷爷是给地主干活的长工,我至少让你们离开了大山深处!”我想是父母读过书,眼界要比别人稍高一筹,才有勇气解决“故土难离”的矛盾,让我们走出了大山,不再靠天吃饭,解决了温饱。
读书让人快乐
1998年,我以新华中学第一,全县14的成绩考入了张掖师范,师范的几年,是我读书最多的时光,也是我最最幸福的时光。
因为家庭经济的缘故,我到师范报到时穿的是父亲的棕色中山装,以至于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上有好友调侃地写下了:“兄弟,最不能忘记的就是你的中山装!”可能因为我本就面相老成,再加上我的中山装,我很快步入了“大叔”的行列,在师范校园里,经常有小朋友叫我“叔叔”,在商场里买个护肤品,竟有营业员问我:“大叔,您给孩子选个油吗?孩子几岁了?”我只能尴尬地笑笑,自嘲般地回答:“孩子三岁了!”最终我拿着强生婴儿护肤品出了商场门。
为了省路费,我一月回一次家。周末就住在学校,我成了宿舍楼下书店的常客,我几乎读遍了古龙、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后来我成了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常客,《读者》《诗刊》《散文》成了我的至爱;再后来我成了新华书店读书城的会员,一瓶水,一顿饭,一本书,一个人,一整天,成了我生活的全部。
任他同舍生珠光宝带,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置身于尘世中,我们无法摆脱灯红酒绿,名缰利索,无法远离是非纠缠,庸碌琐屑。家徒四壁、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之时,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实难企及。但一个拥书而眠的人,即便寂寞,即便无用,也定然会有一份心安理得的充实与快乐。
闲暇之余,当我翻开大大小小或厚或薄的书,就会产生一种统领三军的快感,就有傲视百世的自我陶醉;就会暂时忘却自我及身边的一切不顺,让尘世的喧嚣与纷扰成为另一个世界,明白什么才是生活中真正值得尊重、值得珍惜的东西,从而诚心诚意的对待自己,对待他人,让每时每刻都生活得充实、快乐。
读书让人明理
2003年参加工作后,业余要么是吆五喝六、推杯换盏挤占了读书时间,要么就以“学校多务”推脱,不再有林语堂先生:“或在暮春之夕,与你们的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的兴味。
我免不了落俗,不得不以知识求俸禄,以言说谋稻粮,但书让我明白了人除吃饭以外还有更要紧的东西。诸如诚信、善良、宽容等。
读书让我明白:做人一辈子,人品是底子。为人要心地善良,处事要诚信阳光。因为善良比聪明更重要,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更让我懂得:“闻褒言不喜,闻诤言不怒,闻错言不怨;容言勿压制,容过勿苛求,容嫌勿报复。”心慈胸宽,与人为善,处处是阳光。
读书的作用有很多,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见往事,也能够让我们看到诗和远方,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
有人说:阅读是飞翔,是远航,是用另一双眼睛看世界。我认为, 不仅如此,阅读还是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拥有幸福完整生活的途径。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读书而拥有完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