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鼓起勇气又去听梁老师的课程——扪心自问。去之前给自己立规矩,一定要少说多听。似乎整个听课过程比较和谐了,我也听到了不少声音,感觉自己之前确实太想要表达,因而听不到别人说的话,或者,只听我想听的部分。
关于倾听,正好昨天读书群里的内容是学习倾听。开篇的内容就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跟梁老师沟通的问题,或者说,最近我跟他人交流过程中呈现出了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倾听带有预设,坚持自己的观点,只听自己喜欢的部分,最要命的还是,我没在听,我在评价,因为评价,我有了很多的情绪。
书中讲到,由于人的大脑运行总是快于语言,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需要等,慢慢的就学会了走神,反正神思流转,再回来时,似乎也不耽误事,但是时间长了,总有抓不住要点的时候。由于对方说话内容冗长,而我们总是太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力,造成话听完了,我们记住的可能只是部分内容,也许还听的错了。
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方面可以注意的:一是在听话同时记要点,必要时可以借助其他工具;二是寻找对方说话的逻辑性,加入思考过程;三是预测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增加主动参与。其实这个过程因为加入自己的主动性,也就不那么乏味了。很多时候,听他人说话,还需要有一些交互性的鼓励,告诉对方你在听,感兴趣,随着对方思路在走。
回忆昨天的课程,首先我没有做到倾听,我去上课,却带着防御,带着质疑,这样的态度给老师的感觉是不舒服的,她作为心理咨询师,肯定是很容易感觉到的。然后,我又怪她没有听我把话说完,觉得没有去倾听我,其实就算是师生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如果以后我要继续听课,需要有空杯心态。
老师讲课,一定有一些主题要旨,虽然上课中间会给学生发言机会,却也不是要你漫天乱讲,由于我固执的坚持之前的学习觉察方式,一定的时候,会给人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我可能真的特别需要调整的是我的接受的态度,到了这个山头,我却依然说着之前的暗语。这是不是江湖大忌?
重现一下当时场景。片子播完,我本来就抱定先听别人说的念头,正好梁老师的安排也是别人说,我最后说,我为了认真听不分神,手一直摩挲着包包上的小零件,前面两个人讲完,我确实也感觉几乎把所有的剧集分析差不多,而且还互为补充,缺乏的,可能是我以为的升华部分,我就说,感觉很好,很全面,老师要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我也就简明扼要说了几句,其实每个人视角不同,存大同是我开始的目标。
老师的总结部分目的其实就是提炼升华。她主要讲到不应该给来访者意见,她说,我们作为咨询师,要保持中立性,这是根本原则,让来访者去做决定,而不能替来访者决定,并且让来访者承担责任。并且说,咨询师当时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投射性认同,他认同了来访者把他当做父亲的投射时,我同事立刻意会,我却在心里不以为然。其实老师这是否认了之前我们认定的咨询很成功,她在质疑这样的方式!(写到这里,我意识到,我正是犯了对方否认我的观点,我就认为是在否认我的错误。)
于是,我发现我的脑子里在组织理由想要反驳,但是也知道直接说肯定是不合适的。我感觉到,其实这就是老师的人本主义在跟我心里坚持的精神分析阵营在打架,天知道,我真的要坚守这个阵营吗?好像更多的是,我想要去打架吧?好在甄英说话了,她的表达,正是说明了我们之前学习的,和现在的理论冲突的地方。咨询师真的不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吗?总有一些根本性的指导性的话是需要咨询师提点吧?我意识到,坚持任何一个阵营都是有缺陷的,人本,光听,罗杰斯可以,我们不行,精分,弗洛伊德可以,我们不行,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形,根据自己可以做到的程度,对方的情形灵活掌握。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成为攻击对方的武器呀。我这样想的时候,就觉得老师就是这样做了,其实现在静下来想,我们支持一方,她拿出另一方,本来也就是让我们综合分析呢,这并不矛盾啊。
我因为内心对于女主人公Amy 的投射问题跟老师发生分歧,却并不就问题本身提出意见,似乎觉得那是我没有看到的缘故,羞于承认?课程结束之后我反思,还是觉得这个父亲投射我不能认同,相反,我看到的更多是她把咨询师投射成为她的诱惑对象,而咨询师并未认同。感觉要了解答案还是需要再看看,可能有观察不细致,领悟不准确的问题。
我是在老师说的承担责任部分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我说,希望你们谈谈自己以为的承担责任为何?老师却反问我,并且让我抛开故事本身,我始终觉得老师在攻击我,所以我的回答貌似淡定,其实也是以守为攻。话说我本来也是以此为切入点的。老师让我脱开故事,我却还是以故事为基础谈了自己的看法。其实她说的承担责任是一种心态,因为他们三人都听到了咨询师的话,说,你没有承担责任。但是对于后来咨询师的处理上,我和她真的有分歧。
我觉得,Amy 事实上承担了她的责任而她不觉得,因为她想要更大的惩罚,其实我觉得这是她用这种循环寻求内心的关注。但是老师觉得Amy 出轨之后离婚,继续投入另一段感情,她没有承担背叛的责任。所以,只有她真正的承担了责任,才可能醒悟,而不是由咨询师制止她,以防止再次出轨造成更大的问题,然后承担更加严重的后果,老师觉得咨询师除了杀人和强奸需要干预,其他的,任由他去做就好了。在这个分析里,我关注的是女主人内心的需求,老师关注的是她必须承担结果才得到认知。感觉跟我以往学习最大的冲突就是,缺少了爱的支持。老师说,通过真实的事例,可以让来访者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比较长。
其实整个过程,我说话不多,老师只是搬出各种理由印证她的观点,不得不说,她的理论非常娴熟,但是我心里一直不接受的是,她为什么不去听听我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一味地用理论反驳我呢?她的助手说,我更多的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好像意思是我没有听到别人的观点,其实我觉得自己听到了,只是为了说出我的观点,在态度上更加强调而已。其实这可能也是我平时沟通的问题,这个过程里,我们变成了是否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沟通了。我在想,是我这样的模式,还是梁老师是这样的模式呢?在以后的课程里,是不是我要更加多的听取她的观点?回想以前的课程,其实也大多都是我在听,我在学啊,梁老师的课已经够开放。我的问题可能是,我说出观点,口气或许肯定,让老师不爽了?
其实,排除对于不一致观点无法真正讨论,我在评价分析,梁老师也是之外。剧中的情节还是给我很大触动,比如Amy 由于从小的生活环境,潜意识中对于温柔亲切很是抗拒,我觉得按照我的思路是可以做到调整,而剧中咨询师路子跟我接近的。我还看到,在我的亲密关系里,我也是抗拒亲近的,这种抗拒跟Amy 有相似的地方。看来,梁老师说的对,我的关注点还是在成长。确实,成长的路,对于我而言,还很漫长。
不要怕,慢慢走,据说,走得慢,反而会很快呢。
倾听,也是心态。倾听,也是科学。反正,不断学习,不惜打破自己,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