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泰国青春电影《天才枪手》在国内上映,一反国产青春题材中早恋、堕胎、逃学、撕逼的老套路,把焦点放在了考试作弊上,引起很多人关注。花样翻新的作弊手段,以及与监考老师的斗智斗勇,紧张的情节设置,活生生把一部青春片拍出了谍战片和武侠片的感觉,让很多观众大呼过瘾。
为其锋芒所伤,我也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后,让我对“教育”这个话题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教育是否可以成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
《天才枪手》这部电影中,提到两个普遍的现象:一个现象是学校方面私下收取择校生的“校园建设费”,而且数额不低;另一个现象是学校的老师故意加大考试难度,在校外开设辅导班,变相地收取辅导费。这两个现象,也是直接引发那位天才少年晓琳萌发通过作弊来获利的导火索。
当然,这些现象,不只泰国有,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早已司空见惯。
就在不久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中学的一名学生举报学校违规补课、违规收费,引起社会巨大反响,很多网友纷纷赞许这位学生勇气可嘉。但几乎很少有人质疑,如此高频率、强压盛行的补课,难道就真的合理吗?
与《天才枪手》中老师在校外私开补习班、赤裸裸地牟利不同,中国二三线城市中学普遍盛行的高强压补课,则是应试教育体制催生出来的社会现象。但两者都是在牺牲学生和家长的根本利益(泰国老师为了挣家长的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中国老师为了升学率,什么课都敢补,而升学率又直接与老师们的工资和奖金挂钩)。
嗅觉敏锐的商人,看到了应试教育背后的巨大商机,于是,在学校周围开设了各类学科的辅导班。“学而思”这样的学科辅导机构,迅速壮大,成为应试教育的助推器。至此,校内校外,一起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了考试机器。
因此,摆在我们眼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育是否可以成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
我想,这个问题更深一点的思考还在于:“教育”的属性是什么?社会公共属性和商品属性,哪个是第一性的?在教育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该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怎样的教育产品?
这几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我曾经在公益教育领域有过四年的从业经验。这四年的探索,使我对教育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教育的社会公共属性应该是始终需要放在第一位的。它允许相关的从业者在这一领域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但前提是他真正从人的本质需求出发,为社会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育产品。
换句话说,只有培养出了健全的、适应社会现状和需求的人,才有资格从教育过程中获利。
二、教育如何面对阶层固化和社会撕裂的现状?
影片《天才枪手》中,观众很明显可以看到,通过作弊获利的两名天才少年,皆是出生于社会底层(至少也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女孩晓琳的父亲是学校一名普通的老师,要靠卖车才能供得起女儿的择校费。另一名天才少年——男孩班克,他的母亲经营着一个破旧的洗衣店。班克放学回家经常还要帮母亲洗衣服、送货。而这两人的客户,则多是“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从社会阶层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人生路径的群体,根本不太可能有交集。但是,“共同作弊”这件事,把他们捆绑成了“命运共同体”,真让人哭笑不得。
从理论上来说,一个依靠理性而建立起来的“善”的社会——有制度保障的社会,像晓琳和班克这样的天才少年,应该是能够获得长足发展的。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或许会成为出色的设计师、工程师或科学家(至少也是某些领域的专家)。但是,因为阶层固化和社会撕裂,现行的社会制度无法保障这些人的权益和成长路径,迫使他们只能用“作弊”这种手段来打通上升渠道。这样的悲剧,是值得引起我们反思的。
这些问题,在中国依然普遍存在。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丰盛的社会财富,但财富分配不尽合理,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的社会现状,使得底层社会的戾气不断蔓延,教育领域也无法幸免。
《天才枪手》给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在财富分配不均,阶层日益固化和撕裂的今天,该建立怎样的教育制度和政策,保障阶层间的自由流通,让个体最大限度地在社会规范下施展他的才能与智慧?
自孔子以降,中国便开始养成很好的教育传统,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统治阶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都在渐渐积累着对教育的经验、共识和期待。
创始自隋朝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的科举制度,为人才的自由流通(庶族地主参与社会统治,获取政治权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们觉得只有受教育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但最近的十年,社会群众对教育现状的不满和诟病越来越普遍,这里面有很复杂的社会原因:一方面是教育制度本身无法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匹配,现行的教育制度无法满足人们的教育品质需求;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不均衡使得阶层间的撕裂加剧、戾气蔓延。
因此,当下教育制度建设和改革,最不应回避的问题之一,便是阶层固化和社会撕裂。
三、从个体角度出发:人如何面对外界诱惑和社会法则?
《天才枪手》这部电影,如果只是为观众呈现花样翻新的作弊手段,我可能并不会觉得它在如今的电影市场里有多么特别的存在价值。更值得品味的是,这部电影在呈现主人公作弊的过程中,也呈现了他们的人格发展路径。
电影中,男孩班克期初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天才少年,在经历过被富家子弟暴打,作弊受益之后,他内心的道德自律逐渐瓦解,面对金钱诱惑,他选择了彻底堕落。
生性强势叛逆的女孩晓琳,起初面对社会不公,她选择了靠作弊牟利,经历过几次与监考老师斗智斗勇、心力交瘁的过程后,她渐渐意识到,以这样的“小聪明”对抗社会大法则(社会的普遍价值和意识形态),始终是以卵击石。靠“作弊”获得的成功,始终是没有人格尊严可言的。于是,最终她选择了自首和坦白,选择了重新做人,以寻求社会对她的谅解。
人生,确实没有捷径可走!
我在上大学时,“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老师曾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过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们这个时代,终究要为我们的诚信问题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里的诚信问题,有一部分就涉及到考试作弊的现象。
在《天才枪手》中,看到晓琳能想出那些“奇招”去作弊,我不得不惊呼:“有这才华,还考什么试啊?干啥不都一样能成功吗?”
但后面一想又不对,考试制度本质上还是一种游戏规则(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早已形成普遍共识的社会法则)。一项规则,不管他是否合理,能保障它能正常运作下去,最基本的前提是:参与者认同这一规则,每个成员都在游戏过程中遵守它。
作弊,可以理解为是诚信问题,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广泛存在,规则将失效,游戏也将运行不下去,从而动摇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础。
法国思想家福柯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从统治阶层和社会秩序出发而生的规训,而考试则是这一教育制度的一部分。
针对某些独立意识较强的个体(尤其是某些天才),社会能容忍的底线是:每个个体都有自主选择是否参与某项游戏的权利,但没有蓄意破坏游戏规则的权利。以教育议题为例,如果你觉得现行的应试教育不适合你,你可以选择不参与,甚至另外寻求一种受教育的途径,但不允许你蓄意破坏应试教育制度(比如说舞弊)。
从这个原则出发,作为教育从业者,如何提供更人性化的教育内容(研发更丰富的游戏产品),是他们应该思考的方向。作为学生和家长,如何选择更适合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产品,则需要更多维度的参照。但这两个问题,都将归于一个更本质的问题——“我们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因此,基于人的内在需求和社会变革的加速,“以人为本”原则下的教育多元化,将呈现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总之,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场社会革命。
2017年10月26日
张天福
深圳·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