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樊登读书会听的书是《刻意练习》。
早听过这本书,还买了纸质书,但始终没翻开过。今天在樊登读书会里听到了樊登讲的《刻意练习》,就觉得自己没有早早打开这本书,实在是一大损失。
以前参加李砍柴写作营时老师也提过要刻意练习。我也听过一万小时定律,我是被这么长的时间吓住了,并没有深入了解刻意练习的核心精髓是什么。脑海中的模糊概念就是要想成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
今天听樊登讲的这本书,才知道一万小时定律这个观点与刻意练习之间有很大差距。
而且我们要明确几个误区:
一是并不是任何事做够一万小时就可以成功。如开大门的开够一万小时,他并不能成为开大门的专家。
二是并不是任何事都需要一万小时才能成功。有些事可能刻意练习几百个小时就够了。
三是并不是任何行业和领域,花费一万小时都能成功。
一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必须花大量时间去练习。
明白了这些误区,才能避免自己在工作学习路上入坑。
《刻意练习》的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他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
以下是本书写到的几个重要内容。
一、刻意练习具有四个鲜明的特征。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每次练习都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达到一个什么状态。并把目标分解,制定一个计划,在达成每一个细致的小目标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行为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
2.具有专注的练习状态
每次练习时,每时每刻都尽力保持专注,集中精力做练习,没有任何走神的空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花费再多的时间也无法成功,中间缺的关键就是专注。
3.练习包含反馈
这种刻意练习必须有反馈。你必须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如果不对,又错在哪里。一般来说,无论你想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判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存在不足的原因。不然,你不可能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
4.需要走出舒适区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都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当走出舒适区,几乎每个人都会偶然碰到瓶颈,那些关卡看起来很难,好像你永远也克服不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过障碍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可以思索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借助于导师或教练,他们可能已经熟悉了你遇到的障碍,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
二、刻意练习是为了提高大脑的适应力,从而形成心理表征。当这种心理表征形成后,在做任何事时,不用多考虑,就成为一种自然反应。
三、刻意练习可以在工作中练习。上班族由于时间所限,所以可以把工作过程当成刻意练习的过程,边干边学。
这个过程重点在行动。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去做。
四、刻意练习在生活中也可以运用。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其他的技能,要学有所成,都必须做到刻意练习。
五、刻意练习要遵从三个原则。
专注、反馈、纠正。
为达到目标做刻意练习时,要全神贯注于练习的目标,控制自己的身体的各种细微反应,练习才会有效果。如果只是为了开心,那么得到的也就只是开心,不会是进步。
即时反馈十分重要,它能够让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纠正错误和精进技巧而使自己的技能精益求精。区分杰出和优秀的一个标准就是人们对于错误的敏感程度,每次练习,是否识别出了错误,是否得到有益的反馈,清楚自己哪里欠缺、哪里胜任,对于继续练习至关重要。
当发现错误之后,要想出各种办法去解决它,设计专门的环节,攻克特定的弱点。比如,发现打字速度慢是因为某些字母按键错误,就要集中训练含有那些字母的文字,想办法稍微逼自己一下。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解决停滞瓶颈期的问题。
以上是我学到的刻意练习的核心内容。这些方法拿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实在是太给力了。
《刻意练习》中讲到富兰克林练习写作的例子就给我太多启发。我的写作课学习没出结果,就是缺乏行动力和刻意练习。
每个成功者的分享都包括认真反复去拆解成功的文章。我似乎没有做过一次这方面的刻意练习。还想要成功,简直异想天开。以后要刻意去做一做。
现在学习的声音课,普通话不标准,方言音很重。我也清楚自己的误区,不足。那么用刻意练习的方法去练习自己易错的几个字音,专注、强化,让肌肉形成记忆,也许很快就可以改正。想做有声行业,基本功必须过关。而且同学者有很多人可以做我的导师,可以给我很好的反馈,我可以及时纠正错误。
如此想来我欠缺的就是可以练习的行动。
所以好好练习。用时间成就梦想。
不要给自己设置边界。每个人只要专注都有可能成为天才。不要把自己封闭在一个阶段。专注练习一件事。
智商与天才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