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明明越来越靠近自己的目标,但是为什么自己会越来越忙得不可开交?
临近开学,自己也开始陷入忙活状态——学习泰语、翻译、日语、读书等。每天早上自己都会写每日清单计划,与书友交流互相鼓励。这样的行为看上去日程满满,可操作性强,但是自己却明显地感觉到开始力不从心。有点像是,自己一天天忙下来,好像也没实现什么真正重要的事,反倒像是在按某个标准的脚本演绎人生,越来越难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控制感。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带着疑问,翻开了《精要主义》这本书,在里面寻找答案。
(一)时间与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一天中有吃饭、睡觉、学习、追剧这四件事情要做,你会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呢?
换做是以前的自己,追剧这件事情肯定占了大头。但是现在却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时间与精力是不可再制造资源(自己眼里看来是这样的),更应该把这些时间与精力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如果不能自己安排生活的优先顺序,就只能任由别人替你安排。”
所以回到现实问题上,虽然提到说自己一直有制订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但是有时候自己在做某些事情时并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和精力,导致自己生理和心理吃不消。把时间与精力放在正确的事情上,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精选,只接受前10%的机会
“评估每一个选项时,考虑一个最重要的决定标准。然后在0~10之间为这个选项打分,如果得分率低于90%,那就自动把评分降为0,并且断然淘汰它。”
正如文章所说,每个人的头等大事,是确保自己有能力决断什么才是头等大事。每时每刻我们都在做选择——小到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大到什么时候结婚,选择什么工作。如果在做选择时不能作出相对最优的选择,自己无形之中就失去了许多——也许是早起的两三个小时,也许是一份自己倾心已久的工作,也许是自己的人生伴侣...扪心自问,如果这些要将就,你愿意吗?
如果不愿意的话,那就接受接受前10%的机会与选择吧。
(三)勇敢说“不”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老好人”——每次见他们总是有求必应的样子,人缘极好,但是真正出事了,帮助这些“老好人”们的人却视而不见。我的朋友苏苏就是这样一位“老好人”,最近她和我吐槽在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多琳我跟你说,有的同学好气哦,我帮了他们的忙,但是我最近想要完成一个项目,想让那个厉害的同学帮我一下,居然拒绝了哎!你说这样的人是不是特别坏?”
“那你之前帮她的时候,你愿意吗?”我问道。
苏苏蹙眉:“其实也不是那么愿意,但是同学一场能帮就帮嘛,所以我就去了。”
“既然这样,为什么你不直接拒绝?”我疑惑道。
“感觉不好吧...”苏苏咬紧牙关,声音越来越小。
苏苏这种情况,自己之前也试过。但是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莫名被压榨了,而且还不被理解,真正需要他人帮忙的时候却找不到一个人影。正如这本书所说:“精要主义接受自己始终不能始终都让所有人喜欢自己的现实。”诚然,怀着敬意,合情合理并且优雅说“不”,会在短期内带来社交成本。但是,精要人生的题中之义,就是认知到从长远来看,受人尊敬比被人喜欢重要得多。
如果自己是“老好人”性格,请尽快改掉。不然伴随而来的不仅是无力感,更是时间和精力的无形消失。
这本《精要主义》值得二刷三刷,上面提到的三点也是自己看到这本书的肺腑之言。在通往目标的路上,时刻认识自己也是重要的事情。如果疲惫,如果困倦,可以看《精要主义》,说不定也会给你带来很多不同的感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