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世界这么大,你想去看看。
我说世界这么小,在哪都能遇见你。
当然,我指的是在朋友圈,定位在世界各地的朋友圈。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今天我又在某个朋友的动态里看到了另一个朋友。
他们分别是我两个不同圈子的熟人,一个是初中同桌,一个是高中社团的朋友,然而现在他们成了大学同学。
“好巧,这都能遇到。”是啊,世界真是小。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上个世纪,就有人提出了一个六度人脉关系理论。它的主要观点,是指每个人都能通过六层以内的熟人链和其他任何人联系起来。
简单点说,就是如果你想认识一个陌生女孩子,你们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这简直就是广大单身汪的福音。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单身汪都能顺利使用这个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不过,这个理论却渗透进了我们今天的社交网络之中。无论是企鹅还是围脖,都有这么一种功能,叫做推荐你感兴趣的人,或者你可能认识的人。
于是,十年前就没有联系过的小学同学,突然就冒出来申请加你为好友了。因为你们之间有着一个班的共同好友。
甭管算法多么高深,其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也是大多数社交网络的用户联系基础。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你想通过社交网络找到一个人,也许并不是一件难事。
高中是微博最兴盛的时候。那时候,几乎周围绝大部分的朋友都在玩微博。也不知道它有什么魔力,就是会让你忍不住想去刷新它。
不过,我想讲的不是微博有多热闹。
垦丁是我的高中室友,一个社交达人。通过微博,他把自己的朋友圈子翻了一倍。
平常之下,在微博上关注的最多也就是班里的同学或者社团的朋友。
但毕竟同在一个校园,我们总是能遇见一些熟悉的面孔。只是缺了一个打交道的契机。
通过朋友间的微博,时不时总能发现一些这样一些“熟人”。于是他关注,点赞,遇到有共同话题的就评论几句,一来一去,也结交了不少人。
再到下次,路上遇见,打个招呼,过几天就一个场打球去了。
可以说,他是利用社交工具从线上到线下结交朋友的高手。按他的话说,是为生活增添乐趣,也认识了不少有趣的人。
然后他说了一句,就连女朋友也是通过这种手段相识的。
我听到这里,差点没把刚喝的水喷出来。
自从他在某个楼梯口遇见那个女生之后,就没停止过搜寻她的脚步。慢慢地,遇见她的次数越来越多,打听到的关于她的消息也越来越多。
后来知道她在哪个班了,就把和她同班的朋友的微博翻了个遍。其实一点也不容易,一页一页地刷着他们的微博,翻着他们的粉丝。最后只是确定了在某几个人中有一个可能是她而已。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用真名做微博名,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用真人照片做头像。
他只能看着这几个人的微博,揣测着每个人微博的语气,幻想着是否和脑海里的她相吻合。
他在等待一个契机。
终于在之后的某一天,其中的一个人发了一条附带着她照片的微博。
原来你在这里。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轻轻地点了关注。
再之后,两人从微博相识,到QQ上的彻夜长聊,再到现实走到一起。不少人都还纳闷,他们是怎么认识上的?
我跟他说,你们是我这辈子真正见过的第一例网恋。
像他这样的情况其实可能不是孤例。我相信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一定也发生过不少类似的故事。
但另一方面,它也似乎让我们每个人都暴露无遗。试想,如果被一个不喜欢的人,被这种方式纠缠着,也是一种社交延伸而来的烦恼。
我们的生活,都身处在所有人的眼睛下。你只会让别人看到你所想的样子,这不真实。
人们在开放的微博面前,终于还是觉得拘束,觉得厌烦了。于是,在微信崛起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稍封闭的朋友圈。
至少在这里,不会被陌生人打扰,只把自己的生活给熟悉的人看就够了。
微博在这股浪潮中,渐渐地只能转而走向媒体的定位。而今,当年微博上满是熟人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
我想,如果放到现在,他还会有那么多手段来了解她吗。
我给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觉得按他的性格,肯定不会主动上前,说出一句“我可以加你的微信吗?我们认识一下吧。”
在哪都能遇见你,是因为我认识你。如果我没认识你,我还能找到你吗?
微信告诉我们,不可能。张小龙给的设定里,你根本就看不见她的存在。
所以应该这么说。虽然世界这么小,但我还是不一定能遇见你。
但倘若时光再回去几年,或许我有办法能遇见你。
可是事到如今,我却只想说,
少年,如果喜欢她,就去追她吧。说不定以后就再也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