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续邯郸之步,陈仓无道——形容聊品牌(一)、循序渐进,小步快跑——形容聊品牌(二),若能共鸣,纯属偶然。
先梳理素材还是先设定故事?
在微博和微信上,你每天会听到很多品牌故事,其中不乏优秀和极富创意的,但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我的品牌加把劲也能这样;其实需要加很多很多很多劲。就好像看过一个漂亮的电影长镜头,就觉得自己可以随时一镜到底,但常常连拿摄影机的手抖都控制不住;所以得从拍得稳开始训练。
当下而论,我们常常不缺故事,有情怀的故事、平台的故事、创新的故事……;但是大都缺细节和素材,所以一些传播内容好像海市蜃楼,表达起来犹如对天发誓。
先梳理素材还是先设定故事,得先看看企业的营销素材够不够?
传播中的故事大都是由文字和画面组成的,所以,营销素材包括文字材料和视觉材料。
文字材料包括:公司介绍,业务介绍,产品(服务)的特点,案例价值等等;视觉材料包括:VI(标识及应用)、各类照片、视频等。
如果营销素材分门别类、齐全丰富的话,先设定故事当然会好一些;就像先有了剧本,你再去找演员、搭场景一样;连听起来都顺利成章一些。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成长型企业的营销素材远远谈不上丰富,只能说是质朴(简陋)。比如,每个企业都有很多的项目案例:有的公司很认真,记录下每个项目的需求不同、方案差异、客户证言、过程影像,并细致归纳;有的公司很程式,Copy投标文件的大段文字,甚至在网上复制同类文档:还有的干脆就敷衍了事,仅仅留下一个项目名称和金额。
所以,工作的第一步通常是整理材料,把它们变成品牌传播中可用的素材。
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叫营销素材
在过往的项目过程中,一些企业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文字”,比如公司编年史、产品说明书、项目中标清单、方案拓扑图等等,然后说:”素材都有,传播吧!“
品牌传播是为了尽力让人信任,不是“反正我已经说了,信不信由你”。如果这些文字希望用到未来的品牌传播中,需要做一些营销意义上的初加工。
比如企业在描述研发能力的时候,会写上:“公司重视研发”;细致一点的会补上一句:“每年投入近百万元。”,作为重视研发的证据。然后呢?感觉没什么可说的。
用“投入近百万元”来证明对研发的重视,表述逻辑上并没问题;可是,并不具备营销意义。
问题出在哪儿?没有比较;孤零零的“百万元”缺乏画面感。品牌传播就是要让你的受众产生好感,好感来自于比较:纵比,才能看到你的进步与成长;横比,才能看到你比同行的优势。
回到这个“重视研发”的例子,先增加一些纵比:
和过去比,比如:近三年,企业的研发投入以每年30%的幅度持续加大。
或者,和销售额比,比如:企业持续将每年销售收入的15%以上用于研发投入。
一般来说,成长型企业纵比的结果不会难看,毕竟在持续成长中;但是,要横比,就会底气不足。怎么办?那就再换个角度,看行业平均值,或者找能体现出优势的参照物。
再回到这个“重视研发”的例子,增加一些横比:
和同行业比,企业的研发实验条件已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接近国家级实验室标准。
或者缩小比较范围,华南地区(缩小地域)最大的研发团队;无源器件(缩小)领域的最大研发团队。
或者放大比较范围,近三年,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幅度达到30%(中国电子信息百强近三年的研发投入增长幅度仅为10%);近三年,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比重已经超过15%(深圳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平均值为6.8%)
通过比较,表达出相对优势的画面感;按照这个思路,把文字一点点变成可用的营销素材。
如何拥有连绵不断的案例素材库?
说到讲故事,先说个记忆中印象很深的业务故事。
大约四、五年前,在一些重要的行业,比如政府、金融等,倡导去IOE;但一些客户还是对国产IT设备的性能心怀疑虑。在此背景下,作为合作伙伴的我和华为的一位技术负责人面见某基金公司负责人;原以为华为技术负责人会针对技术细节做详细阐述,以化解疑虑;但交流的一个多小时没有谈技术参数和性能规格、也没有谈民族大义和国货自强,只讲了一个业务故事——华为IT设备如何经受淘宝双11的考验。这个项目最后也成为华为IT核心设备在基金行业的一个突破案例。
由此可见,基于真实案例的业务故事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传播选择。
但是,很多成长型企业,尤其是B2B的工业品领域,案例的数量普遍是个问题;因为相较于消费品,客户数量少很多。好像说来说去,就那么几个客户案例。怎么办?有些企业就放宽尺度,比如把曾经买过一两台机器的算上,试用的客户也算上,免费赠送的也算上……,还是不多。
案例数量少,是因为成长型企业做案例传播有两个很普遍的误区:
1、案例是签订合同的喜报,签了一个合同就想起来做一次传播。
2、案例是客户数量的比拼,把客户的Logo摆的密密麻麻,反正也没有人细看。
案例不仅仅是某个客户、某次项目,而应该是更多和企业产品有关的事件;事件视角是一个让案例无穷无尽、连绵不断的办法。
当企业把产品卖给了某个客户后,在接下来漫长的使用产品周期里,企业要密切关注客户开展的工作。
比如:你卖了一些安防产品给了某公安局,公安部门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开展很多工作:一月春运保障、二月校园安全、三月大练兵、四月获荣誉、五月旅游高峰、六月首长视察、七月某突发事件、八月、九月……;这些工作与你的产品有无关系?
如果有,这些事件都是你的案例;如果你想传播,都可以传播。交通日益顺畅与你有关、治安水平提升与你有关、应急处理得当和你有关、科技强警荣誉和你有关、重大活动安全有序和你有关……。讲一些这样的故事,远比你老是讲签合同的事情有趣些,也有意义一些吧?
所以,销售部门签完合同,供应链部门交付完产品后,市场部门应该张开眼睛、竖起耳朵,关注客户的一举一动,分析每一件事是否和企业的产品有关;如果有,请纳入传播素材库。
故事群的设置,还有业务价值观。
营销素材分门别类,梳理合格以后,就需要围绕不同受众和不同目标,组织一系列的品牌故事群。
为什么是一系列的故事群?因为一个目标无法只从一个角度达成;就好像为了证明完美老公的形象,必须分段说你品性正直善良,事业上进有成,对外霸气侧漏,对内温柔顾家;还不能一次说完,一个故事最好就说一个角度。
还是沿用《年终说品牌一》的一个例子:
传播目标:在酒店/旅游行业建立技术服务商(目标)的品牌形象,让客户相信我们具有系统规划和技术实施能力,而非简单的设备代理(现状)。
要达成传播目标,先拆分角度;粗略推演,至少包含四个角度:
1、客户认为企业只卖设备,不懂行业特点;所以得强调企业对酒店行业需求理解深刻;
2、客户认为企业技术能力弱;所以得强调企业基于原厂产品,具备很强的二次开发能力;
3、客户认为企业部署实施能力弱;所以得强调企业的技术实施能力规范、强悍;
4、客户认为企业仅仅是一家贸易商;所以得强调企业的转型过程及转型成果。
所以:
1 需要一个类似于企业观察酒店业务细节,通过成熟技术的应用创新,帮助酒店解决了一个沉疴已久的用户体验问题。
2 需要一个类似于企业用小快灵的研发优势,结合客户独特需求,帮助国际厂商的标准化产品在中国市场得以个性化落地的故事。
3 需要一个类似于在企业极限条件(时间、要求)下,竟然完成某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项目实施任务的故事。
4 需要一个企业的积极转型,技术部门迅速扩充、取得专利成果的故事。
故事的事实从梳理过后的客户案例、合作案例、交付案例中去找,要找到时间、地点和人物;故事的情节依据你对受众偏好的了解去设计,可以稍微的夸大、曲折或打一点点鸡血。
如果希望受众还能加深点印象,最好亮出你的业务价值观。
对于成长型企业来说,业务价值观就是你对业务所持的立场,有取舍的立场;比如要给客户带来价值,可以通过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点滴式的应用创新来实现;你选择何种方式?
成长型企业最好不要回答:我们都很强,都可以实现;那只是幻想。
业务价值观一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强相关。
如果你是一家技术能力一般,但客户需求理解能力较强的企业,你可以说:对于前沿技术,我们并不急于应用;我们聚焦用户实际需求,基于成熟技术持续改进,帮助客户安全可靠、成本可控的不断提升竞争力;把自己鲜明的摆在应用创新的阵营。
如果你是一家拥有全新技术,但客户基础或行业理解相对较弱的企业,你可以说:相较于这个日行千里的时代,某行业的技术应用现状保守而迟缓;我们努力通过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帮助客户实现竞争力的飞跃提升;把自己鲜明的摆在技术创新的阵营。
未来的商业社会是由价值观鲜明的不同企业组成,价值观的契合可能会超越业务本身;所以,亮出你的业务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