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出行,意外地让人欣喜。
想象中的青岛,现代、热闹。可到了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踏上石板路,沿街花石墙,猫咪左右蹿,鸟儿枝头鸣……老城区的青岛,古朴、清幽。
“真正的理想生活,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独处静思。”这是青岛书房一楼通往二楼楼梯旁墙壁上的一句话,一下子就给青岛定了个安静独处的基调。
书房的旁边就是天主教堂, 德国人1932年建造。这个地方是天主教徒呢喃祷告之地,新人婚纱拍摄首选胜地,也是每个旅人攻略里定不会缺的景点之一。来到这儿就算什么也不干,就那么闲闲地坐等钟在半点或整点敲响,静静地聆听着这跨越百年的钟声,也别有一番滋味。
出了教堂,往左,不要怕迷路,尽管漫无目的地往前走。
青岛老城区的小巷没有规则,很随意,梧桐树矗立两旁,街道起伏不定。一路上,你会看到提着菜篮子的老人,街边嬉戏打闹的小孩,左右乱窜的小猫咪,还有路两边高高的围墙以及溢出围墙外的粉红色蔷薇 ……这是在大都市少见的一种祥和恬静之景象。
幽静小路上,不仅留存了老青岛安详的市井风情,还散发出城市文艺的芬芳。
不信,一拐角就发现了惊喜。
老舍故居就在道路的左边, 《骆驼祥子》就是在这里诞生的。老舍在青岛生活、工作了3年,这也成为了他一生中最旺盛、最重要的创作时期。不仅如此,环境清幽的青岛还吸引了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等一大批文人墨客聚集,他们都在这里创作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几部作品。
一个城市的气质从来都与历史息息相关。百年之中,这些历史名人无形中将他们淡然安宁的文人气质浸染了整个青岛。
紧挨着老舍故居的是一个纯粹的、有青岛文化特色的小书店,叫“荒岛书店”。黄灰色的墙、红褐色的门窗、简易的实木招牌,散发着低调而不乏文艺的气质,翻开里面的书,书基本都来自与青岛有渊源的作家之笔。在荒岛,你完全可以静下心来,动用身体的每个器官感受上世纪30年代的青岛。
如果还觉得不过瘾,那就登上高处一览芳华。
信号山,一个绝佳的观看青岛全景之处。坐在观景楼自动旋转的藤椅上,360度俯瞰眼下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近一点的德国故居、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啤酒博物馆、青岛电视塔, 远一点就看到了栈桥,还有栈桥对面的小青岛与之隔海相望……
说到青岛的海,那可不一般。它不同于海南的烈,不同于厦门的柔,这里的海独有自己的一番风味,让人沉醉。
下山出了门口往右边的陡坡梯一直往下,就能走到栈桥边。
海鸥,成群的海鸥,第一次见那么多海鸥,时而在海的上空飞旋,时而在离海岸近的地方低徊盘旋,时而飞过你的跟前,伸手可达。它们“欧、欧、欧”的叫声像是孩子们在玩闹,多么可爱。在青岛,栈桥的海鸥最多,喂海鸥,成为了在青岛春日里最好的休闲方式,所以这里时常聚集了很多人。
如果嫌人多,太过热闹嘈杂,可以搭公交车去远一点的地方,比如:雕塑公园,那里有一片宁静而干净的海域。
选一处礁石,懒散地坐下。太阳西下,金黄色的光打在海面上,波光闪闪;海风迎面吹来,万千思绪随风而散;海浪不停地有节奏地拍打岩石,用心听,这是她们正在演奏欢乐的乐章······
一步一步走在稍有坡度的石板路上,穿梭于欧亚风情的老建筑中;停下来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吹吹海风,喂喂海鸥,消磨一整个下午时光······青岛,就是如此,在这里的日子感觉时间都过得慢了许多,那么轻松,那么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