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免不了和钱打交道,赚钱、花钱、理财、投资、捐赠,等等。很多成人对于钱的态度非常矛盾:一方面觉得谈钱很俗,另一方面又意识到钱是回避不了的话题。我们应该怎样教会小朋友花钱呢?
财商启蒙,安排
去年开始市面上出现很多“亲子财商教育活动”,主题是教育孩子如何花钱、赚钱、存钱等。某公司仅靠这一项活动就累计营收130万元,愈发感觉到财商启蒙这个领域在国内的火爆。
其实过国外小孩子从很小开始就进行财商教育了。
像巴菲特、比尔盖茨、伊万卡、维多利亚…从小就接受财商教育,在我们普遍还不知道钱为何物的年纪,他们已经在父母言传身教下,更早的拥有了财富思维。对“钱”的理解更深刻,更懂得如何把钱用好。
股神巴菲特赚钱之路
6岁,他已经靠卖可乐开启了赚钱之路;
9岁,他寻找用过但还能用的高尔夫球,出售给邻居来赚钱;
11岁,他购入了人生中的第一支股票;
14岁,他用1200美金积蓄购买了一块40英亩的农场;
高中时,他买了旧弹子球机放到理发店,收入和理发店老板五五分成……
16岁,已经靠着股票赚了53000美元!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通过投资可口可乐股票,他大赚100亿美元。
直到八十岁的时候,巴菲特依然记得他幼年卖口香糖得到的经验:“口香糖只能整包卖,不能拆开卖。要赚大钱,不能只赚小钱。”
一次,媒体记者问巴菲特:“孩子几岁时,父母可以跟他们讲金钱和投资?”
他回答道:越早越好。既然孩子的生活离不开金钱,为什么不尽早培养呢?(这里又要cue一下英语启蒙了,既然孩子的迟早要掌握英语这个技能,为什么不越早越好?)
小孩子几岁
可以“接触”钱?
著名的教育学家罗伯特·清崎认为,父母是孩子财商启蒙教育,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他曾说:
“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有其他人取代你教训孩子,这个人是谁?也许是债主,也许是奸商,也许是警察,也许是骗子。”
各种被网贷坑惨了的孩子真的不在少数。
大家还能记起来自己第一次使用现金购物是在几岁的时候吗?
小鱼老师大概是在幼儿园,老爸拿了五块钱让我独自去打酱油(不是你们想的那个打酱油),人生第一次购物成功的感觉现在还能想起来,仿佛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了。对于小孩子来说,学会使用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很多家长现在不愿意让孩子“触摸”钱,确实上面又有一些细菌,但做好防护措施就好。我们应该制造机会让孩子去触摸钱,认识钱。
0至8岁的小朋友在各个阶段对于钱应该有怎样的认识呢?
0~3岁——对钱的识别意识
0-3岁的宝宝虽然还不了解金钱的意义,但是到了可以培养学习数数和识别钱币的年龄了。家长们可以给孩子一堆面值各异的硬币,让他数数一共有多少钱。每个星期向他介绍一种新的硬币,让他从一堆钱里把特定的硬币全部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硬币一定选择真币,这样孩子能感受不同币值的重量。
4~7岁——节制消费意识(4~7岁)
所谓“节制消费意识”就是让孩子明白买东西是需要花钱的,懂得取舍,放弃不合理的消费要求;此外,家长还应严格遵守“零花钱策略”,即,每周固定给孩子发放零花钱,下次发放前花完就不要再给了。
6岁以上——学会储蓄意识
这个阶段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让孩子通过攒钱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感受储蓄带来的快乐和价值。储蓄是理财的基本,然后教孩子合理分配金钱,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
8岁以上——通过“劳动”赚零花钱的意识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劳动赚钱究竟有多么辛苦,买一样东西究竟需要多少钱,他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所以在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时,家长可以规划一些帮父母分担家务就会奖励一定的零花钱的活动,让孩子体会“一份汗水一分收获”,变成责任心的小朋友。
一个尴尬的问题——
"我们家有钱吗?"
普遍会有两种回答:
1、"我们家有不少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
2、"咱家没什么钱,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也会像爸爸妈妈一样过苦日子。"
这两种回答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1、小孩听了父母的话获得的信息是:我家是有钱人,父母的钱就是我的钱!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对于财富会不值得珍惜,要小心富不过三代哦。
2、被这一回答"激励"的孩子不仅很难成功,而且还特别容易进入"极度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心"的消极状态。
所以千万不要跟孩子说这两个答案,那我们应该如何回应这个问题呢?这里涉及到一个"明确所有权"的概念,也就是钱是谁的。
懂财商教育的父母,应该这样回答:“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劳动获得金钱。”
子女听了这样的回答会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自己的父母有钱,但父母的钱是父母的,明确所有权的意识建立;
·父母的钱是通过个人努力得来的;
·我如果想有钱,我也得通过劳动和努力获得。
获得了这些信息,这个孩子就会很努力,对人生也会有很多期许,他也想通过努力像父母一样获得财富。
实战阶段
希望我们可爱的小朋友都不要做“散”财童子,鼓励孩子自己掌管零花钱,从小到大,由少及多,并且估计孩子用四罐储蓄法来作为零花钱管理的第一步。
"四罐理财法"由加拿大理财专家阿德利亚·切利尼·里耐克发明。
把钱分别放入四个罐子当中:
第一个罐子:专门存放用于慈善捐助的钱;
第二个罐子:专门存放可立即取用的现金( quick cash)。你的孩子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从这里取钱,当然,前提是遵守家庭的规定;
第三个罐子:存放中期存款,如果孩子想要得到价格超出他一周零花钱的东西,可以用这个罐子来进行储蓄,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第四个罐子:存放长期存款。对孩子而言,可以将此作为大学教育基金。
以下是一操作小Tips:
首先是慈善,数额不超过总数的10%。(因此,必须确保零花钱在扣除10%后,剩余的还能被分成三份。对于一个3岁孩子来说,3块钱就足够了。)可以将其中的3角钱用于慈善,再将剩余的2元7角钱平均分配到其他3个罐子中即可。
立即取用的现金可以由孩子随意使用,前提是遵守家庭的规定。如果家中规定不许购买泡泡糖或漫画书,那么这笔钱就不得花在上述两样东西上。除此以外,既然这是孩子自己挣来的钱,那么他有权决定如何支配。
长期储蓄可以让孩子感到他在为自己的将来进行投资。一旦你们把长期储蓄从罐子里转移到银行账户,并且最终变成了投资,这就不再是一个练习,而是真实的生活了。
我们不应该把孩子生活中的钱和生活本身隔离开。对于金钱的运用本来就是一种必备的生存技能,就像吃饭需要学会用筷子一样,对金钱和财富的理解和正确运用,是孩子获得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能力。
关于作者:小鱼老师,早期教育研究生毕业,从事启蒙行业5年,带娃宝妈,现专注幼儿英语启蒙,分享育儿热点及启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