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杨
在一个饭局上,不知哪位参加者无意提到一位政府领导。在座的一位商人不无炫耀地说,那个谁呀,我有他的微信。言谈中颇为得意,仿佛对方加了他微信,等于对他泯然于众人的待遇,更显示出他和这位领导不同寻常的友谊。
呵呵,我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听到他这句话的感受。加了微信,果真就表示对方把你视为真正的朋友吗?你怎么知道是不是他人在社交场合的一种不得已的礼貌,就像以前刚结识一位朋友,你向对方索要电话号码一样。其实在对方心中,吃完这顿饭,可能就会形同陌路,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连个电话都可能不会再联系,更谈不上其他任何人与事的交集。或者,你加了别人的微信,别人也加了你的,可是,他人并不想让你看到他真实生活中的一面,所以在加完微信的同时,也顺手屏蔽了你。你无法获知他工作、生活和学习的任何一点蛛丝马迹,对方也无意关于你任何的动态,只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默默地存在于你的微信通讯录中。
时下,微信作为全民狂欢的一种社交工具,已经升级为同电话号码一样重要的联系和沟通的必备方式。比冰冷的电话号码更活色生香的是,微信不仅仅代表数字,二维码,微信还衍生了一个人类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圈子”:那就是微妙无比的朋友圈。我们加入微信朋友圈,他人可以无时不刻地窥视你的生活,与此同时,你也可以旁观他人的不为人知,迥异于他工作时间展示出来的性格的B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方寸之间的屏幕,窥视与被窥视,多么具有趣味性和刺激性。所以,微信让人欲罢不能,有些上瘾的感觉。难怪有种说法,手机已成为新时代的“精神鸦片”:早上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微信,看看朋友圈又发了什么新信息;晚上入睡前,也是手捧手机,抱着微信不停刷屏,直到困得实在不行,不得不依依不舍地作别手机为止,更不用说,上厕所、等车、乘车,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们都被微信和手机绑架了……百无聊赖时,甚至于忙碌得不堪时,我们都会忍不住刷几下朋友圈,看看朋友圈又有人发布了什么高大上的生活方式,或者心灵鸡汤,或者喜怒哀乐等等,不一而足。不看微信,不上网哪怕那么短短的几个小时,总有一种与整个世界脱轨了的感觉,好像已经无法跟上这个时代的节奏。
接触了微信近两年后,自己朋友圈的朋友,不仅没有增多,反而较以往少了许多。无它,这种情况应该不止我一个独有。在现实生活中都疏于联系的人,更不会在虚拟的世界里打得火热。每隔一段时间,我会把在微信通讯录和手机通讯录中沉寂已久,从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人,进行一次大清理,那就是删除。留着有什么意义吗?数量永远无法替代质量。就像真正的精品,从来不以数量取胜。与其看着眼花缭乱的名单,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有的是甚至于有时不得不思考半天,这个人究竟是谁,在哪种场合下基于什么原因结识,费尽心力想了半天,都不得答案。况且,没有那么多人,需要走进我们的心灵深处。世界说起来很大,来来往往,红尘滚滚,其实,说到底,能够坐下来从从容容地说几句随意随心的话,也不过就是那几个人。你和他们在一起,不用去掩饰自己或高兴,或沮丧的情绪,你寂廖无声也罢,你嘈嘈嚷嚷也罢,都不会被视为异物。而这些人,甚至根本没有加入你的朋友圈内。或者,加入了朋友圈,却很少像其他人那样,看也不看,就在你无论悲伤或喜悦的文字下随手点上一个“赞”。点赞,其实只是一种方式,以前表示,朋友圈里的他(她)看过了你发的这条状态,现在,随着微信的泛滥,也许点赞之时,他(她)什么也没有看,只是在浏览自己的朋友圈时,顺手而已,就像中国人见面常出于礼貌所说的:“吃过没?啥时间大家一起聚聚。”社交语言而已,你还当真信以为真?眼巴巴地盼着某人某天来电,邀请你参加某一场饭局?
反倒是,那些真正的朋友圈外之人,认真浏览了自己发的每一条微信,却并不会点赞。几天前,一家杂志刊发了我的一篇文章,虚荣心泛滥之余,顺手在朋友圈内发了这篇文章的链接。意料之中的,许多人随手点了赞,而另外几个朋友,并没有点赞。几分钟过后,我却在他们的朋友圈内看到了转发,并附上了我的个人简介。我知道,这些不点赞之交,是我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他们真正地关注着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喜怒哀乐,却并不擅长在朋友圈内随意点赞。
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市。现在又有一种说法,大隐隐于朋友圈。微信,对于我来说,仅是一个个人的空间而已。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内,我不想向太多的人开放,只是自己生活的一个侧面,既不想被不相干的人窥视,也无意窥视他人,对自己并不关心的人感兴趣,点那种丝毫没有意义的赞。是的,若你我相知,又岂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