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讲述教育的书籍。虽然我并不了解西方的教育,但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反思自己身边的教育。时不时的让我的心中荡起一阵阵涟漪。
首先,作者提到,学生在上大学时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孤儿”。他的这一个观点我非常的赞成。如果一个人在上大学后,还像以前那样依赖父母的话,这不利于他的成长。如果一个人上大学后,每一个决定还是由父母帮助下的话,他很有可能变成一个犹豫不决,甚至没有主见的人。虽然把自己变成一个“孤儿”非常的痛苦,但是只要你熬过那一段痛苦的时段,你会发现你应对社会的能力增强了很多,面对挫折的心态也好了很多,你会非常明显的感受到痛并成长着。
还记得自己上大学的时候,选择专业和学校都听家长的,在省内的一所学校就读。每周都要给父母打电话,说说学校的事情,而且很多事情还要爸爸给我出谋划策,爸爸总有种感觉:“恩,是我亲闺女。”然而,爸爸的亲儿子,却做法截然不同。大学要坚决选择省外的学校,每次父母打电话问他最近怎么样,电话那头总是回复“一般”、“还行”这样的语句。言简意赅,不带感情色彩。大学毕业后,我依然非常听话的考了一个事业单位,安安稳稳的工作着。而弟弟则不听父母的召唤,去了北上广深。直到现在,我发现那个比我小四岁的弟弟比我成熟得多。所以,我觉得在适当的时候把自己变成一个“孤儿”是有必要的,而大学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期。
其次,作者提到,很多优秀的绵羊害怕失败。他们害怕失败,不敢面对自己的过失,甚至,害怕别人提到某本书籍时因自己未阅读而羞愧,要零时去紧急补课—看一些相关书籍的读书笔记。这说明什么呢?那些优秀的绵羊心中是非常惧怕失败的。现如今,考研的人一年比一年多,这里面肯定包括一些找工作碰壁的人,肯定包括一些不知道本科毕业以后干什么的人,肯定还有一部分惧怕进入社会的人。早上,我将一篇《今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突破285万》转发给我的一位朋友。那边很快给我发来一段话:
“今年本科毕业生大概820万,加上专科中职大约1500万,读研确实可以给我缓解一下就业压力。”
随后这哥们又给我发来一个链接《浙大博士跳江自杀》等等,这不禁让我想起昨天晚上才看完的《优秀的绵羊》。也许,他学习成绩真的很不错。但是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一旦他没有面对挫败的能力时,这个人是危险的。因此,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心,人才能走得更远。
最后,在这本书中,我还记住了这样的一句话,“教育就是你忘掉所学,而遗留下来的那一部分。”这句话不是我刻意要去记住的,而是它触碰到了我灵魂的深处。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情不自禁的浮现出我本科时给我们上《单片机》的那位教授。虽然多年后对于单片机的知识我早已忘光了,但是他有那么几句话却一直影响着我,甚至我还将之传递到我的学生中去了。
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地方引起我深思或者是反思当前自己所处的教育。但是,假如要让我来诠释的话,我想说: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只有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才,才是好的教育。无论要成为多么优秀的人,保持身心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