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话这件事,古人有一个说法值得大家借鉴。
说一句话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说这句话是真的假的,有没有事实依据?如果是真的,接着问第二个问题:我说这句话会起到什么效果、有没有用?如果你相信会有正面的效果,再问第三个问题:我说这句话是不是出自善意,还是只是为了显示我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个问题都问完,觉得自己要说的话既是真的,又是善意,还会有用,这时候再说出来。
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大半是因为他的大脑处在自动驾驶的模式中,用自己最熟悉、最不用动脑子的方式回应着眼前的人和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最亲近的家人常常最不客气的原因,其实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马东老师的这本书里一再强调的,说话其实是一个综合格斗,需要掌握全息话术。
本书要告诉你的方法是:
从错误中学,从场景中学;以分析的心态学,以通融的智慧学。
关键词1:错误
有些人常被人诟病的“不会说话”,比如紧张怯场和言语冲撞,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也容易改正。而大多数的说话问题之所以会成为问题,恰恰就是因为很难被意识到。能听出问题的人,大多都是精明之人啊。
关键词2:场景
学说话就像习武,一方面,练套路只是为了加强肌肉记忆,所有的运用都要在具体场景中进行;另一方面,只停留在直觉反应层面的技巧又太过狭隘,换一个场景就完全失效。
简言之,说话要在场景中学,但是停留在既定场景,又很容易东施效颦。
传统的口才教育,也存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断层。
因此,本书的具体案例教学会按照这样的节奏进行:第一,围绕具体场景来讲原则;第二,把一个场景中提炼出的原则,落实到新的场景中去。所以你会看到,情侣沟通的技巧,同样可以用在商务谈判中;说服的基本原则,对演讲也同样有效。使读者举一反三地落实到自己生活中的其他场景,是本书教学方法的精髓。
关键词3:分析
评估状况,是“好好说话”的题眼。可是,像“审时度势”“有眼力见儿”之类的说法太过模糊,无法帮助我们客观评价说话的局势。所以,除了启迪和悟性这类老生常谈的智慧之外,我们还要教给你一套有关话语权力关系的可视化分析方法——语际关系图。这种简单易用的图像化技巧,能帮你做一个心里有谱、说话靠谱的人。
关键词4:通融
和健身一样,说话能力也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分项训练的。有侧重点、有全局观,才是通融的学习方式。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构成了我们的“五维话术体系”,五维俱全,就能在任何场景下“好好说话”。五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和转换,是掌握好好说话之道的钥匙。
总之,在这本书里,我们会发现过去没有觉察的误区,掌握过去不曾了解的方法,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熟悉的场景,从更高的维度破解说话的迷局。
无戒365极限训练营第5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