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第二场雪说来就来了,尽管下得不大,却也给春天增添了一抹“倒春寒”的美,驱走了雾霾,使空气清新了许多。
下班后,坐上公交车回“家”(暂时租住的陪读房屋),公交车空调送出的暖气使人如沐春风。汽车从航空路右转到钻石大道,行至光彩大市场后左转到春园东路、清河路,再右转到三元路、七里河路、长虹路……乘客们不断地有上有下,结束了一天的劳碌,从公交路线行驶的附近坐车回家。
转眼间,在这个城市工作、生活已20年有余,从城市的外来者变成了城市的主人,闭上眼睛,脑中会浮现出一幅大致的城市地图,每一条大路、每一个大型的集散点(广场/公园/商场)、一些标志性的山头都清晰可见。
对一个城市的热爱,源于对她的了解。
当年毕业刚到这个城市时,内心充满了欣喜,总算真正地从农村人变为城市人——读书时,把户口从村里转到所读书的城市,实现了形式上“农转非”。
25年前,能转为非农业户口,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意味着将来能到城镇工作:考学、当兵、少数有门道的人通过花钱买城镇户口参加城镇招工是农村人成为城市人的三个主要途径。读中专的第一个春节,村委会敲锣打鼓给孩子在外当兵、读书的家庭送去了春联和红包,我的父母脸上洋溢着喜悦的骄傲。
尽管到单位报到后就把户口上了,但工作后的好几年,一直觉得自己是外来人口,不能完全融入到这个城市里:没有亲戚、没有住处、没有太多的朋友,只有两个和我情况差不多的同学;下班后或周末看着同事们回家,想着近百里外的老家,来回的车费是一项不小的开支……直到结婚并生孩子,与周围的人、与社会接触面越来越广后,才感觉:哦,自己也是这个城市的一分子啦!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十年来,因为贪玩,一直坚持爬山,跟着群友们一起踏遍了岘山、隆中山、曹家山等市内各个山头,见识了山上的四季美景和不同山头的不同风景,如岘山的摩崖石刻、扁山的石头、曹家山的草、五朵山的红叶、摩旗山的化石、隆中山的树等,并跟随一些文史爱好者探寻市内、山上的古迹、听他们讲城市的故事,然后再把听到后理解的内容再讲给同学、朋友、亲戚听。
十里青山半入城,一江碧水贯南北。大诗人李白高歌:“鹭鸶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人生匆匆,看着自己手写的年龄数字,心里已经向时光认了输:不再年轻了!还记得小时候下雪时,兴奋地在雪地里跑,把手掌伸开,意欲把一片片雪花接到手心里;找一个有坡度的地方,溜啊滑啊;在柴垛或屋后墙头上捧一团雪,捏成坨,当雪糕吃……
2017,许自己一个新的开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希望自己从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幸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