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过拖延症的经历,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拖延的程度和事件的重要性成反比,越重要的事情越想拖着,小事上的拖延,却因为后果忘不严重,反而会让人放松警惕,逐渐陷入拖延的恶性循环。
我们为什么会拖延呢?所以必须先搞清楚拖延的真正原因。站在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拖延真的是因为懒吗?当你刷短视频的时候,需要目不转睛举着手机低着头,不停的划着手指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当你打游戏的时候,需要全神贯注的操作,输掉游戏后立马退出重新开始,再来一局,丝毫不拖泥带水。
那为什么换成其他事你就会变成一条懒狗,只想瘫着不动呢?很简单。这是因为拖延症,只是造成了懒的表象,但却不是由懒引起的拖延。
我们可以将拖延症分为两类,害怕做和没有动力做。有的人只占其中一种,有的人可能二者皆占。究其原因,恰恰就是因为能做的太多,所以虽然主观上不想做,但潜意识中还是认为自己随时都可以完成。
这就是无动力性和害怕性相比最根本的差异。当我们已经搞清楚了自己的拖延类型,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对于无动力型来说,懒是拖延的外在体现,但懒不等于失败。如果你依然把拖延症看作一种需要治疗,需要克制的病的话,你的拖延症就会越发严重。
大家对拖延症的认知往往来自于他人的信息,比如文章、视频。所有人都告诉你,拖延有罪,导致你的潜意识里将拖延行为病态化了,这使得原本的归因系统失效,自身的负罪感上升,最终进一步增加逃避的动力弱化你完成事情的动力。所以不要听信任何贩卖焦虑的视频,他们只会告诉你要自律,要上进,却不讲原因。看完那些视频,你可能学到了两个看似不错的方法,但没有认知思维,只会更加焦虑。所以记得不要因为拖延症而对自己失望懊悔,请接纳拖延症是自己思维的一部分,并试着认识和调整它。
一切能够在短时间内消除不良的方法,一定会在短时间后反弹,适度的拖延并无大碍。但要给自己设立一个安全区及拖延的市场不应超过某个阈值,阈值之内你可以放下一切愧疚,心安理得的拖延。然后逐渐试着缩小安全区,一直小到拖延症,几乎不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
很多鸡汤中会教你用意志力,用自我约束去强行克制拖延,这与人类的生理机制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结论背道而驰,且有不反弹之理。循序渐进才是思维进化的终极法则。
自我许可是斯坦福一个著名的实验,大致意思是一个未来的期许会导致潜意识中默许自己的当下放纵,凡事永远想着下次再做。但事实上,做事的动力是不再而衰,再而竭的,一旦过了这个点,第二次去做的难度就会加大。然后指数递增,直到你彻底放弃,自我厌烦,所以不要对自己有任何未来的期许。
基于安全区的阈值进行行为规划。如果当下真的不想做,那么最好将期许日期量化一个模糊待会儿再做,下次再做,几乎等同于干脆别做了。我们可以试着将待会儿做改成2小时05分33秒后开始做,培养精准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