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离去后的丧葬仪式让哀伤发生,通过这个漫长难熬而痛苦过程来预防抑郁的无意识堆积。但是,总有一些人,似乎不是过于悲痛就是无法悲痛,此即哀伤不能。为什么有些人会无法哀伤呢?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哀伤不能的困境,预防抑郁的发生呢?
人的生命是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彼此深刻连接的,所以,故人逝去,生人形成了一系列的仪式来追悼故人,表达哀伤,唯有如此,尸体才不仅仅是可怕的,也是爱的情感的载体。
不同文化中,对刚故去的人有不同的仪式,但是,都有一系列的普遍共通的不约而同的动作或做法。比如故人的亲友会合上故人的眼睛,还会用布盖在他脸上,有的地方会把故人放在地上。
唯有在丧葬仪式上,活生生的人才真正通过尸体而直面死亡。人的生命的一种特殊性就在于死亡是生命的一个重要面向,但是这个面向的存在由于死亡发生的多样性(或意外或正常),造成死亡原因的不确定性(各种疾病或天灾人祸),死亡者年龄的不确定性,每个人死亡时间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尸体这个死亡的直观载体及阴阳两隔的具体实存,而让活着的人对其多有回避或心生恐惧,避之唯恐不及。死亡似乎像骄阳一样存在着却无法直视。但是没有死亡这个骄阳的关照,和人们因为死亡而产生的死亡意识,人之生命的独特性也就没有了,所谓自我啊,活着的意义之类的也就无所依傍或无法产生了。
一、为什么一块布值得探讨
在亲人故去后,将布盖在故人尸体的脸上或诸如此类的仪式,穿上专门的寿衣。这个仪式过程中,有些亲友可能会通过拒绝盖上那块布或掀开那块布等下意识动作来表达对亲人死亡的否定。
盖上布不仅仅因为故人的脸已经没有血色或难看,更是一种确认:故人跟这个世界已经隔开了,去了另一个世界,此即阴阳两隔开。虽然现代的殡葬仪式中,会通过给故人化妆等方式,保持或恢复甚至美化故人的容颜,但是,会用透明冰棺将故人隔开来。这种方式,同样通过形式表达了阴阳两隔的现实,给了尸体尊严。
在殡葬仪式过程中,不管亲人有多么不舍或阻扰,布最终还是会盖上……这些特定的不同于对待生人的方式,确认了故人的离去。亲人尽管内心还有否定,但是,在现实感的触动下,在其他亲友的陪伴下,不得不经历否定而慢慢进入到哀伤的后面几个阶段:或者愧疚或者愤怒,再经历对故人的爱和生命故事的分享等环节,逐渐接受亲人离开这个世界的现实。开始没有这个亲友依然活下去的日子。
但是,有一些与故人有着很深的很复杂的爱恨情仇纠缠的人,或者忙于处理丧事的具体事物而忽略自身的情绪和情感,忽略当时丧失亲人的悲哀,或者用过分的声嘶力竭的哭闹来逃避故人离去的现实,这些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处于死亡否定的阶段,这种卡在否定的状态,不知不觉中可能形成哀伤不能,最终可能因为对逝者的爱的力比多无处投放,而返回到自身,泛化为抑郁。
二、哀伤的特点及哀伤不能
一般来说,亲人的故去必然会引起我们的哀伤,正如弗洛伊德在《哀伤与抑郁》中说到“多数人在此时很难离开原来的力比多位置,以至于替代性客体转换出现困难,严重的对现实的偏离及对客体的执着可导致妄想性的欲望精神病。当然,正常时现实总会战胜妄想,但因这种情感重负不能立即放下,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丧失客体投注的能量仍在精神上起着作用,每个在力比多中与客体相关的回忆、期待均在不断地重复、转译并释放。为何与现实达成的妥协形式如此强大和痛苦?仅从节省理论给出满意的解释是不容易的,好在大家还能理解这种情绪,事实上自我在这样哀伤形式下发泄后又重归自由和解脱。”哀伤会让我们难过流泪,产生自我价值感下降等痛苦的情绪体验。但是这种正常的哀伤是必要的,因为当事者知道自己丧失了重要客体,通过哭诉,释放了投放在重要客体身上的力比多,由此而完成当事人与客体内心分离的过程,而当内心的分离完成,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个把月,一般不超过一年,个体的哀伤反应就会减少,即自行痊愈,此并非病态。这种哀伤的痛苦也许就是爱的代价吧。难怪某些宗教对执着于某个特定对象的爱持否定态度来回避这种痛苦。
而那些表现得过于悲伤或不悲伤的人则属于哀伤不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因为从心理学上来看,在其婴幼儿时期,个体与客体建立亲密关系时,个体会根据客体与自己的关系将客体分裂为爱的部分和恨的部分,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就是爱的部分,而不能的则是恨的部分,而抑郁是因为在客体选择时内化了客体坏的部分,所以客体离开时坏的部分留在了心中,就产生了自责和自罪。
当然,无法哀伤也可能与潜意识的一些欲望和需要有关。按弗洛伊德《哀伤与抑郁》所言,抑郁则以严重创伤后的精神表现为特征,对外界的兴趣减弱、爱的能力丧失及所有能力受限及自我价值的丧失,伴随着自责和自怨,甚至出现带有妄想性的惩罚期待。
在抑郁中,个体对自我的不接纳实际上是来自客体对自己不接纳的认同。因此,个体将过往客体对自己的不接纳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不接纳,内心的冲突也转化成自我结构中不接纳的部分和接纳的部分之间的冲突。
在抑郁个体内心中的冲突虽然看起来呈现的是个体对自身的不满,但其实质和来源是个体对过往重要客体的不满,进而使得客体丧失变成了自我丧失,这也是抑郁与哀伤的不同之处。
这个事实提醒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那些哀伤不能的人,他们的表现往往不是因为坚强或理性或因与故人感情太深而过于悲痛,而是内心的感觉被隔离或内心缺失的部分被激活,他们需要及时的关注和疏解,以免退回到自己,或者以其他方式来表现,积压成抑郁或其他问题。
三、学会告别,修通自我
殡葬仪式的重要性还在于,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与死亡否定有关。通过殡葬仪式,人们可能发现那些内心积压着过多情绪,压抑着太多无法言说的力比多的可能抑郁的人,或者自我不是那么完整的人,并给予更多关怀和帮助。
从这个角度来看,古话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见棺材不落泪”是很有道理。看见尸体或棺材,才能确认故人离去的现实。即使像地震之类的天灾人祸,无法找到尸体,也要收集故人生前遗物等可以承载情感的物件,像对待尸体一样,正式下葬,建坟墓,以后在清明、忌日或其他日子来哀悼。使得亲人与故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得以继续。
发讣告,丧葬祭等仪式其实是反复确认不停检验故人已去这个事实。在这个反复确认过程中,亲友与故人间的情感有机会充分抒发。逐步完成内心与故人的告别,在内心完整的自我不受损的情况下,有力量和可能开始新的生活。
而之所以将眼睛合上,将布盖在脸上,可能是因为面部是情绪和情感最丰富的表达部位,而这时的故人已经无法回应生人的情感了,盖上就在信号上暂时阻断,这给亲友增加了亲人离去的确定感。以便内心能由否定阶段顺利过度到后面的愧疚或愤怒,直到最后接受故人的离去。
对于拒绝这些仪式,或者在这些仪式中有过当的表现的哀伤不能的亲人,则需要更多陪伴和自省。在信任的亲人或朋友的陪伴下,不仅仅处理具体事务,更处理内心的死亡否定、愤怒、愧疚、自责等复杂情绪,如果这些情绪还是迁延不去,则需要哀伤辅导人员或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帮助。自省则需要学习活在当下,慢慢锻炼出观察性自我,观察自己的情绪波动。正如大海与波浪,观察性自我就是平静的海洋,而波浪则是这些起伏的情绪。允许这些情绪并接纳这些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