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隔三差五的我们会在微信上聊聊工作和生活。
可是慢慢的我发现,我成了她的“垃圾桶”。
比如“我婆婆今天真是太过分了,我儿子才多5个多月,就给他喂饭,说了多少次了,就不听。”
“我已经对大姑子一家忍无可忍了,结了婚了还天天回家住,家里就那么大地方,我连下脚的地方都没了。”
“领导真是缺心眼,本来就不是我的活儿,非塞给我。”
……
刚开始听她这么一说吧,我还挺理解她的,安慰她、帮她想办法,解决这一地的鸡毛。既然她说了,肯定是又烦躁、心情又不好,才来找我倾诉的啊,我不能看着她处于水火之中而置若罔闻啊。
可我慢慢的发现,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儿。她隔一天就跟我吐槽一次,不是公婆奇葩、大姑子烦人就是跟领导同事有矛盾。
我受不了了。我真心实意的帮助她解决问题,可她好像只是在抱怨、并没有想过去解决这些问题。
她说公婆奇葩,我说:“那就搬出去别一起住了,不然这一天天的心烦意乱多憋屈啊。”
“我们买的新房还没交房呢,搬出去还得要房租水电的,不搬。”
她说领导奇葩,我说:“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有问题坦诚的跟领导沟通,也不是什么难题。”
“你不知道我们领导有多难说话,我才懒得搭理他呢。”
……
日子久了,我沉默了,我不想再听这些抱怨了、不想再被这些负能量包围了,她的微信我不想看、也不回了。
我们遇到一些烦心事,肯定想发泄一下,可是你要分清什么是抱怨什么是陈述事实。
抱怨时,你的语气、态度都是带着情绪的,生气、愤怒、沮丧。
陈述时,你是本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诉说寻求帮助的。
抱怨聚焦在消极情绪上,陈述事实聚焦在事上。前者在发泄情绪,后者在处理问题。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当我们不喜欢听到别人抱怨时,我们也需要提醒自己不要做那个爱抱怨的人。因为我们的思想会塑造我们的未来。
如果我们总是消极负面,那么我们就会成为那个让人避之不及的人。我们也会因此过上我们讨厌的生活。
当我们遇到不顺的事情时,如若任由情绪肆意泛滥,我们的负面言语会带来负能量,这种能量将反过来伤害到我们的身心,同时也会影响破坏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这样不知不觉间就会进一步导致事情的恶化。
选择情绪失控的抱怨还是还原事实的陈述;
选择发牢骚还是聚焦问题的解决;
选择消极思维还是积极思维;
都在于自己的选择。
1,当面锣对面鼓的和当事人沟通问题,不去找第三者做无谓的抱怨,问题可能不会立刻解决,但你至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2,时刻留意自己的言行,提醒你是不是又陷入了抱怨的惯性思维。
3,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用积极感恩的心态看待周遭的人和事,从心里接受这个世界。
少一句抱怨、多一分理解。
少一丝怨气、多一分坦然。
就算生活是一地鸡毛,我们也要把它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2017.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