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年纪越大,阅历越丰富,但现在年龄和阅历之间的关联正在被各种元素打破。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知识库,让人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
便携的交通让人们出行的时间、金钱成本都大大降低,年纪轻轻走遍天下也不足为奇。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职业选择多样化,这些都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可尝试的机会,只要有敢闯敢拼的决心和行动力,年龄已不是大问题。
蔡垒磊在他的书《认知突围》里提到:“单纯地计算经历过多少日出和日落,并不能完全反应出时间在人生刻度上留下的印记。有些人只需要几年就能走过一些人一辈子走过的路。”
由此可见,决定人们阅历的并不是年龄,而是生活密度。
何为生活密度
生活密度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同样的时间内,你所经历事情的质和量。
时间是最为公正的使者,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每天都是24个小时,但是每个人的生活密度是不同的。
也许每天你做的事情就是吃饭、睡觉、上班,可有的人还会去读书、运动、听音乐、参加各种活动;
也许你每天见的都是同样的人,可有的人每天都要接触各种不同的人;
也许你出生至今都没出过省,可有的人却足迹遍及全世界;
所以在同样的时间内,经历事情质和量的不同,导致了人们生活密度的不同。
何为行尸走肉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的人20岁就死了,到75岁才埋葬。
有的人肉体一直活着,但是灵魂却停止了生长,日复一日的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
前年的你,去年的你,上个月的你,昨天的你,和现在的你,有什么不同吗?
你究竟是活了那么多年,还是只活到了某一年,之后重复了那么多年?
你究竟是活了365天,还是活了一天,重复了364遍?
倘若你虚度了那么多的年华,虚长了那么多岁数,却没有实质的阅历提升,你还能否理直气壮的教训小辈:“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
提升生活密度
对生活密度的提升,可以提升质,也可以提升量。
提升质,就要多感受,多思考。
同样是看电影,有的人就是图个乐呵,有的人却能看到人生。
同样是吃饭,有的人就是图个饱腹,有的人却能享受美食的色香味。
同样是上班,有的人就是混日子,有的人却把能把它当做挚爱的事业来运营。
同样是睡觉,有的人会失眠,有的人却能美美的一觉到天亮。
为什么同样是吃饭睡觉上班,可在“质量”上却差那么多?
因为心态不同,感知力不同,思考程度不同。
提升量,就是多做,多走,多看。
在同样的时间内,做好时间和精力管理,高质量高效率的做事,就能多做事。
有空多出去走走看看,不一定要去远方旅行,其实眼前的生活圈里也有很多美丽的风光等待你去挖掘。
而且能量是流动的,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方,你能遇到的人和事都有可能不同,前提是你要走出去。
当然,如果有条件外出旅行,那自然更好,旅行能开阔眼界,让你知道世界之大,你之渺小。
生活密度提高了,人生阅历自然会上去。
是时候该认真生活了,不要让你的阅历配不上你的年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我是明月,每天坚持做原创,可爱勤劳的心理咨询师一枚,既然有缘相遇,关注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