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越写悦快乐系列文章为大家带来《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的第三章节决策非理性,让我们了解一下我们的决策非理性能告知我们决策背后的动机以及场景误区。
认知和决策是两个不同的步骤。认知是对单个对象的了解过程,决策是对两个或多个对象的比较选择过程。即使准确认识了投资对象,决策也有可能出错。
作者介绍
陆蓉,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她的行为金融学课程在金融投资圈备受关注,硕博课程一座难求。
决策非理性
心理账户理论 - 做股票亏了无所谓,吃饭钱丢了可不行
几乎所有投资者都难逃心理账户理论的影响,提出这一理论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塞勒常被称为“临床经济学家”,意思是特别擅长投资实践的经济学家。
接下来,我们就跟着他的理论,看看心理账户如何在投资决策和生活决策中发挥作用。
什么是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相对于真实账户而言的。人在做决策时有一个真实账户,上面记录着真实的盈亏。与此同时,人还会在心理上建立账户。心理账户与真实账户有一定关系,会随着真实账户的变化而变化,但二者又不完全对等。
那么,人们在做决策时会依据真实账户还是心理账户呢?先举个例子。
第一种情况,假设你花1 500元买了一张音乐会门票,在去的路上,发现票丢了。售票处仍在售票,你会再买一张吗?
第二种情况,你去听一场音乐会,打算去现场买票,票价是1 500元,但在去的路上,你丢了1 500元钱。如果带的钱仍然充足,你会继续买票听音乐会吗?
从传统金融学的角度看,这两种情形其实一样—人的真实账户里少了1 500元。但研究表明,多数人在丢了票以后会选择回家,而在丢了钱以后会选择买票。
这种行为差异可以用心理账户理论解释。决策者有多个心理账户,每个账户都在单独记账。在人们的“音乐会心理账户”中,听音乐会的享受价值相当于票价1 500元。在第一种情况下,如果再买一张票,很多人会觉得听音乐会的成本变成了3 000元,超过了它的享受价值,所以就不愿意买票了。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丢了1 500元的损失是放在“现金心理账户”中的,并没有和音乐会心理账户关联。所以,丢了钱也不会影响多数人买票听音乐会的决策。
可见,人的决策行为会受心理账户的影响。而且,对于投资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有很多个心理账户,它们彼此分割,人在决策时不会考虑心理账户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理账户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那心理账户会对投资决策产生什么影响呢?
很多人会选择这样的投资方式:把钱分成几部分,先拿出一部分钱投资相对安全的资产,例如存入银行;再拿一部分钱投资风险较高的资产,例如买股票;然后,把这两个资产分别放在两个心理账户中管理—一个用来避免贫穷、保证基本生活,另一个则被寄予暴发致富的期望。
但在传统金融学假定的情景中,理性人不会这么做。理性人没有心理账户,所有资产都统一存放于真实账户中,他们对待投资组合的风险态度是唯一的,会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配置最合适的投资组合。比如:在某一风险偏好下,用一部分资金来配置安全资产,存入银行;另一部分配置高风险资产,买了股票。但无论是存入银行还是购买股票,组合的风险和收益都是通过加权平均统一计算的,是在一个风险偏好下算出来的最优组合。
但在实际投资时,人们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几乎所有投资者都会先划分心理账户,再为每个账户设定单独的资金用途:用于吃饭的钱绝对不能用于冒险;孩子的教育储备金要用来做长期投资,希望到期有收益保证;拿用来实现暴富愿望的钱去炒股票,对涨跌相对淡然。这很像一些人小时候,父母把不同用途的钱—比如买食物的钱、买生活用品的钱、交学费的钱—装在不同的信封里,花的时候只考虑相应信封里的钱该怎么安排。
人们之所以会这么做,可能是因为心理账户是单独核算的,这有助于储蓄和约束消费,比如储蓄某个特定用途的资金(教育、养老等),用某个渠道的收入做特定投资等。
那么,心理账户会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什么问题呢?
首先,心理账户会导致人们缺乏长远眼光,不能从全局视角看问题,因厌恶损失而使投资过分保守。
其次,总的投资组合对投资者来说并不是最优的。此外,由于人们对每个心理账户的风险容忍度不同,比如对股票的风险容忍度高、对教育储备金的风险容忍度低,这也会使投资者针对每个账户单独决策,从而导致操作失误,进一步偏离最优总组合。
心理账户对生活决策的影响
心理账户不仅存在于投资实践中,还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心理账户对人们决策产生的影响。
先付费还是后付费
在先付费与后付费两种情况下,人们的心理账户不同,这会导致即使真实账户相同,人的感受也不一样,因而最终的决策也不同。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的两个朋友先后到国外旅游。其中一位选择了最贵的旅游团,回来之后赞不绝口,说想吃什么随便吃,想玩什么随便玩,想进什么景点随便进,真的太开心了。后来,他给那个旅游团打了最高的评分。而另一位朋友报了一个便宜的旅游团,结果他玩得并不开心—吃什么要付费、玩什么也要付费……当然,他给的评分自然也不高。
实际上,这两位朋友的消费总额算下来是一样的,因此两个人的真实账户相同,而他们之所以感受不同,就是因为心理账户不同。第一个人先付费,在游玩的心理账户里只有愉快,并没有受到之前团费支出的影响;第二个人后付费,在每一次消费时,消费的快乐都会被付钱的痛苦抵消一部分。
工资和福利应该如何发放
很多公司把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分开发放,也是利用了心理账户的特点。从真实账户来看,不管是工资还是福利,其实都是员工的个人报酬。但如果将所有报酬一起作为银行存款进行发放,远不如将其分割成一个个福利。不同类型的福利会让人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不断感到愉快,因此福利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如何做出更好的决策
如何避免心理账户干扰我们的理性决策?给你一个建议:投资时不要对各个资产进行单独决策,也不要太在意单个账户的涨跌,而应该放在一起通盘考虑。前文提及的狭隘框架实际上是导致心理账户的原因。在投资中避免狭隘框架的方法和思路,例如不要每天清点自选股,也适用于避免心理账户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会被心理账户支配,从而做出不理性行为。例如:有的人虽然收入不菲,但丢一件东西就能使他的心情大受影响,不找到绝不罢休;一些人因为被骗了一笔钱而闷闷不乐,甚至还可能因此患上严重的疾病;还有一些人买东西时会对每件商品斤斤计较,否则就会感觉吃了很大的亏,严重影响心情。这些都是将一件东西归于单独的心理账户进行核算造成的。实际上,我们之所以认为很多东西非常重要,只是心理账户所造成的认知偏差,如果从所有财富和一生幸福的角度看,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迈过这个坎儿。
此外,我们还可以反过来利用心理账户做决策。比如当获得投资收益时,可以及时将其变现为一个自己或家人心仪的商品,从而感受一件件商品带来的快乐。这会让你产生商品“免费”的错觉,还会让你对自身的投资能力感到自豪,提高你的幸福感。再比如,你如果是老板,在给员工发福利的时候可以尽量把假期、礼物等分开,让员工充分感知各个账户的效用,这样做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股票市场就像选美博弈 - 我得看你怎么选
理解了前景理论、狭隘框架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之后,你已经掌握了不少决策方法。那么,在做投资的时候,你是研究股票,还是研究人?哪个方面更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个决策的底层问题—投资决策的立场,也就是你应该站在自己的还是他人的立场做决策。
选美博弈
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提出选美博弈理论。主办方在报纸上发布100张照片,请参赛者选出其中最美的6张,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参赛者的平均偏好相似,谁就可以获奖。在这种情形下,每个参赛者都不选自己认为最美的6张,而是选别人认为最美的6张。大家都运用智力,推测一般人认为哪6张最美。
所以,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其实是在猜测别人的选择。
选美博弈的升级版 - 猜数游戏
假设有很多人参与游戏,每个人只需要在0~100之间任意猜一个数字。当你猜的数字与其他人猜的平均数的2/3最接近时,你就赢了。打个比方,如果其他人猜的数字的平均数是50,50的2/3是33,那么猜33的人就赢了。
理查德·塞勒曾经在《金融时报》上做过这个实验,29邀请华尔街的人参加游戏。结果大家猜的平均数是18.91,所以最后猜13的人获胜。
这个结果比多数人想象的要小。实际上,获胜者猜中的具体数字是什么并不重要,这个游戏有一个理性均衡解:0。为什么会是0呢?因为游戏的关键在于:你猜的数字要比其他人猜的更小一些,每个人都在猜测别人的选择,希望自己猜的数字是“其他人猜的数字的平均数的2/3”。这样一来,人们猜的数字将收敛于0,从而达到均衡。因此,如果每个参与者都是理性的,那么这个游戏的均衡解为0—这就是理性人的答案。
但在现实中,猜0并不是一个好策略。因为参与者可能并不都是理性的。只要有一个人不够理性,他没有猜0,那你猜0就肯定输了。所以,你猜多少取决于你认为别人会猜多少,取决于你认为别人有多理性。
在塞勒的实验中,华尔街的人比一般人理性,他们在内心博弈的次数更多,因而回答的数字更接近理性均衡。
这个猜数游戏相当于选美博弈的升级版。实际上,人们在金融市场上的决策也是基于对其他人的猜测的。
股票市场就像选美博弈
假设你要买股票,应该买自己觉得最好的那只股票吗?不对。如果想赢利,你应该买别人觉得最好的那只股票。
怎么才能知道别人认为哪只股票好?这就要学些心理学。第二章和第三章介绍了心理学基础内容,那些人们在真实环境下的错误认知和错误决策,就是你揣测别人的工具。
可见,心理学对金融投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投资选什么资产,并不取决于你认为资产的价值如何,而取决于你认为其他人觉得这个资产的价值如何。
怎样根据他人的心理“聪明”决策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你就能根据他人的心理聪明地做决策了,具体怎么做?
举个例子。如果有只股票现在的价格是50元,而你认为它的实际价值只有30元。但市场上有关这只股票的利好消息,可能会促进其价格进一步非理性地上涨到80元。这时,你该如何决策?
如果是传统金融学中的理性人,他会卖空这只股票,因为现在的市场价格已经超过了其本身的价值。
但在现实中,卖空这只股票并不是个好策略。如同选美一样,你的主要目的是赢利,你觉得谁美或不美并不重要。当觉得大多数人都认为它会上涨时,你就应该买入。
现实中的这种决策方式称不上理性,因为理性人只根据资产的价值来决策;但这种决策也不是非理性的,因为这样做确实可以赢利。我把使用这种决策方式的人称为“聪明投资者”,既区别于理性人,也区别于非理性的人。我的团队写了一篇关于“聪明投资者”的文章,30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国外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称这种投资方式为“聪明钱效应”。
索罗斯就非常类似于“聪明投资者”。他的投资方式是,在价格已经超过价值时,只要预期大众心理会进一步推高价格,就进一步追买。而巴菲特的投资方式更类似于理性投资者,他能在股价还没达到价值位时,先人一步看到未来投资价值而先行布局,但会在股价到达价值区间前退出,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价值投资。
中国的股票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相对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发达市场更加不理性,价格超过价值的情况更是常见。本篇内容有助于帮你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对应关系,知道在投资决策时,应该站在他人的立场而不是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多花时间研究心理学甚至比研究投资对象更重要。
投资市场有不少看起来复杂的情况,如果你运用心理学知识,站在他人的视角去思考,就能很容易理解并做出正确判断。比如,国别贸易摩擦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时该怎么决策?很多有经验的投资者会把自己关起来,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冷静思考,不受他人影响。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多去关注股票论坛和评论,这样做不是因为其他人说得更对,而是因为他们的决策决定了股市的价格。
个人总结及收获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股票游戏的秘密,也知道了如何利用个体心理来影响决策,如何你运用心理学知识,站在他人的视角去思考,就能很容易理解并做出正确判断。如何通过研究心理学来了解大多数投资者的心理,利用价值投资或者聪明者投资的方式赚钱,多去关心股票论坛和评论,这样做不是因为其他人说得更对,而是因为他们的决策决定了股市的价格。若是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启发,那将是我莫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