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馨儿换了一副眼镜框,像个蓝精灵。只换了框,没换镜片。
原来眼镜框上体育课跳大绳,让绳子打了几次,变形的眼镜从鼻子上往下滑,像个账房老先生。奇怪了好长时间,以前好好的,为啥最近老从眼镜上方看,活脱脱一个记账的账房先生边记账边和人说话,时不时抬起眼睛从眼镜上方看看对方的样子。
这个样子难看不说,矫正弱视也大打折扣。开始以为馨儿不想戴眼镜,嫌一只眼睛被挡着难受。说过几次馨儿不要那样用眼,不然眼睛矫正不到位,眼镜永远也摘不掉了。馨儿很委屈,每次说她,小朋友都推推眼镜,赶紧从正面看。委屈是委屈,也不顶嘴。
过了好长时间,我才突然想起来问馨儿,眼镜框是不是松了,馨儿摘下眼镜,给我看,我才发现框子已经有点变形。怪不得在鼻子上待不住要打滑。
问馨儿,“为啥眼镜成了这样,是不是在学校里摔过?”馨儿才说,“体育课上跳大绳(两个人悠大绳,一堆人在一起跳。),让绳子打下来好几次。”我说呢。带上馨儿去找给她看眼睛的大夫看看怎么换眼镜,去了,先看了眼睛,大夫说,眼睛还在进步,等放假来散瞳再定夺换眼镜,现在先就换了框,不要动镜片。
和她原来一样的镜框只剩这个蓝色的了,没得选。馨儿本来看了另外一个,镜片是圆形的。做眼镜的阿姨马上表扬,小菇凉好眼力,这是今年的流行框。表扬的馨儿不好意思了,腼腆的笑笑。但是,还是只能用蓝镜框。
每周一下午馨儿放学后去上钢琴课。上完课,带馨儿在琴行附近吃饭。
最近我们吃了两次米线,离上课不远的一家小店。吃过一次后馨儿说好吃,第二周我们又去吃。我和馨儿每次都是这样抱住一个喜欢吃的一直吃到发腻,才撩开手,死心塌地再不去。
米线好烫,上的倒是快,吃要慢慢吃。馨儿喜欢多多放豆腐皮,本来米线里锅底就有豆腐皮,馨儿还要另外加一份,米线豆腐丝一比一。
上完课回家就得练,雷打不动,循环往复。
从周一到周六每天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周末要把这周的钢琴作业查漏补缺,完整弹好,做好周一给老师回课的准备。
其实这东西和学习一样,没有平时的积累,根本突击不起来。从每周的练琴状况也能看出来,周一到周五没有按部就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周末,简直一团糟,越是着急想把问题解决,越是解决不了,也根本解决不了。
就是要每天练一些,解决一些,周末才能好过些。
周末早上闲闲吃早饭。
平时十分钟解决早饭,周末半个小时也吃不完。因为要"摆谱"。吃饭前先打开她喜欢的故事,边吃边听。听到紧张热闹的地方张着嘴,饭也不吃,生怕吃饭声音影响的听不到。
周末去跳舞,馨儿最喜欢的运动。
馨儿喜欢去跳舞,我觉得很大因素是她的舞蹈老师从来不训她们,用馨儿的话来说,老师从来不骂她们,做错了也不骂,孩子们都喜欢她。
跳的不好,动作不到位,她会用肢体语言让孩子们自己看,怎么做才是好看的。我见过几次,动作做不好的孩子,老师一边学她们的动作一边做正确的。孩子们哈哈大笑。
老师不严厉有不严厉的道理。馨儿们表演考级大部分是群舞,跳的孩子多,选择余地大,所以老师没必要跟一个孩子较劲儿。跳不好排练最后不上就行了。但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做父母的学习,不打不骂也能教育好孩子。
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条件反射就是这么练成的。
馨儿现在一周的时间基本就这么几件固定的事,几乎形成了条件反射,到时间就干什么。
只是陪练的不一样。就像马戏团的动物和驯兽员,狮子老虎只认他的老师,换一下老虎的老师去训狮子就不好使。馨儿也是这样,跟妈妈形成的固定动作只在妈妈的陪伴下做,换做爸爸,就不做,馨儿说等妈妈回来再做。呵呵,山中没老虎狮子也枉然。
相反,出去骑自行车、跑步、玩儿,就得爸爸陪。馨儿分得很清楚,啥时候用谁不用谁不是你说了算的,得孩子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