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发现“见证打卡团”是在豆瓣,那是去年的十二月,百无聊赖的时候刷到了关于百日计划的小组介绍,看完后觉得很喜欢,正好想督促自己阅读,于是立马加入了。我是一个心大的人,什么都想做,也很擅长制定一大堆看似完美的计划,然后沉浸在自我满足与陶醉中,仿佛计划制定完目标就实现了一样。
而事实上呢,计划过于严苛、时间不足、突发状况等因素造成大部分计划落空,于是内心开始焦虑,总觉得还有好多好多任务没完成,可是却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深深了解了自己的这一状况,这一次的百日计划在我仔细斟酌之后制定了两个,都是和阅读相关。一个是每日阅读一小时,另一个是每天阅读一篇经济学人文章。
刚开始制定计划的时候内心既激动又忐忑,100天不是一个小数目,我真的能坚持下去吗?不管了,既然已经开始了,就没有回头路了,然后就这样开始了我的百日旅程。
** 每日阅读一小时**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阅读不只是安静地坐在那用指尖一页一页翻动书本那么简单,更应该用大脑思考,而能保持自己精神一直集中且让阅读的内容更好地被自己吸收的方式就是做标记和写读书笔记。于是在读到第三本书的时我开始用app简单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像下面这样。
写读书笔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方法和格式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记了,就是在思考,就有效果。这一点我在记录的过程中深有体会。以前做读书笔记只是简单地把喜欢的句子摘抄在本子上,然后时间久了什么都不记得。因为单纯的摘抄只是文字的搬运工啊,并没有自己的思考,你读的那些东西依然是作者的,并不属于你。而只有发表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去阐述去表达去辩论,才能获得新观点新思想新启迪。隔段时间把自己之前记录的东西翻出来看看,又会有不一样的感悟,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然后其实阅读计划也并不完美,比如当天事情巨多,忙到睡前发现还没打卡,索性就不打了。比如遇到期中考和ddl, 就只能把正在读的课外书暂时放下换成阅读枯燥的论文和大部头教材。再比如懒癌发作,就是不想打卡……这些我都把他们归为“正当的可接受因素”,毕竟人无完人,如果只是因为一两天没打卡就自责懊恼丧失斗志,那损失其实更大得多。还是那句话,只要开始了,不管做了多少,都比只想不做要好的多得多。然后最终是读了8本书吧,虽然没有达到心中的预期目标,但还是很满意了。
每日一篇经济学人
看经济学人文章也不是一个轻松地任务,晦涩难懂的生词和句子,常常让我抓耳挠腮。一开始是阅读pdf版的,一整篇读下来足足有二三十个生词,高光强调,查释义,抄写在笔记本上,很费时间,耐心也渐渐消耗。后来发现了在每日英语听力app上面可以看经济学人,还有中文翻译,配合欧陆词典创建自己的单词本,设定背单词计划,帮助消化知识,真的很友好。
于是就这样一步步坚持下去了。
写在最后
加入百日小组也认识了很多优秀上进的小伙伴,比如小a,依鸿,包子同学等等,你们优秀的习惯和品质也督促着我做出改变。
比如我会为了早些完成阅读计划而提前一个多小时去学校看书,享受不被人打扰的清静时光;
比如开始用forest种树约束自己,用薄荷记录自己的饮食和锻炼;
比如开始睡前写总结和反思……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环境真的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既然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想努力变得更好,那么定期的计划和行动便是帮助我们接近目标的垫脚石。这一次的目标已经落下了帷幕,可是人生的征程才刚刚开始,下一个百日计划在向我招手呢,期待和大家一起进步(▽)
The End
今日的推送是小伙伴@shelly的百日感言,这里也送上本期全部的百日证书,祝在外求学的shelly学业顺利生活顺心,也期待你下一个百日的表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