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人之间发生了深度的心灵感应,因为这种感应,仿佛做到了绝对的同频。绝对的同频,意味着两个人的沟通,超越了时间。对于心灵感应,有一种解释是:时空是因为物质而生,而精神是可以超越时空的。
2-妈妈是婴儿的第一面镜子,婴儿的感受,需要被妈妈这面镜子照见,然后才存在。他们都期待着有一双眼睛能够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如果在婴儿期遭遇了巨大的挫败,母亲没办法接收到他们的信息,这会导致他们最初的这个需求严重没得到满足,于是以后一直都在寻求。
没有固着在这种需求上的人,可以说在婴儿期,都得到了相当的满足。也就是说养育者是在一定程度上接到了婴儿的信息,并且给予了质量还可以的照料。
3-温尼科特的“ 足够好的妈妈 ” ,在婴儿初期,有一种特质,叫做“ 原始母爱贯注 ” (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是说在婴儿与母亲关系的特别发展阶段中,“足够好的妈妈”给婴儿充分提供所需要的一切。母亲能够做到对儿童需要的领会。母亲依据她的孩子需要的变化适应和改变,但在孩子的依赖性增加时要逐渐地减少。
有这种特质的母亲,会对孩子的需求非常敏感,似乎有心灵感应一般,有时能直接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因此可以及时回应婴儿。
4-一个婴儿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上,还不能清晰有力地表达时,妈妈就能给予他敏感的回应和及时的满足,是在对他说:这个世界欢迎你。
镜子这个说法,在婴儿这里,更准确的表达是“及时回应”。当抚养者及时回应了婴儿,就相当于婴儿这一刻的呼声被听到了,婴儿也因此有了被满足感、存在感。
5-“原始母爱贯注”,妈妈这种带着心灵感应的敏感,如何发生的呢?
第一,这份敏感并不是都得达到超越时空的心灵感应才行,能像吉利根说的,当婴儿“嗒嗒嗒”你也“嗒嗒嗒”,这就可以了。
第二,当你有意识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并给予回应,对方也会觉得,我被看见了。
第三,当你和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在一起时,心灵感应发生的概率就高了很多。
感受到对方的感受,甚至是两个人之间发生深度的心灵感应,这有着深刻的意义。当你有意识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并回应以感受,对方也会觉得,我被看见了,而当我的感受被你感受到时,我就感觉到了爱;在这种时刻,自我的壳好像被打破了,两个生命体之间,好像建立了一种链接,而“我”和“你”都消失了一样。有了这种感觉发生,也才叫爱吧。当爱发生时,自我就可以被放下了。所以说,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