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心灵之泉,植一树欢歌。
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书名。
读起来才知道,《不写作,枉为人》的作者是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这是关于阅读与写作的一本书。潘教授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书中讲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并且讲述了自己的从教及写作经历。越读越觉得有意思。
潘教授大呼“语文已死”。
语文之死,不是始于文言文向白话文教育的转型,而是始于废止“读经”科。
没有了读经,语文科被抽掉了脊梁骨,趴下了伟岸的身躯,终身卧床不起。
“经”是后世文章的渊源,是永恒的真理,不能移易的伟大的教诲。“经”是“群言之祖”,废止读经,等于精神断流。
读经未必是万能良药,而不读经,肯定是没有精气神的行尸走肉。不论是为人还是为文,必定都因根本而萎靡不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读书分两种:
一种是认为书中说的都是对的,照单全收。这样读,读得再多也没有用。
另一种则是把读书作为一个认识、思考的过程。
阅读即“悦读”。
对于“嗜好的读书”他说:“职业的”可能就是“嗜好的”,反之亦然。 然难道以教“职业”的老师们,如果你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为了教好书而读书,就是“出于自愿”“的“嗜好的读书”。
但是与其盲目“收,成教条义的书呆子、偏执狂,或是机经这诡家、阴谋家三还不不卖保持原生态的蒙昧、朴拙。
把所读内容加以过滤,努力辨别真伪,优劣,从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经过消化变为写作的营养。
潘老师提倡误读,不是错读。误读是有意识对正读的骗了,是在文本指涉范围内的意义的滑动,引申。误读是一种解读智慧。而错读则是由于不了解某一文本的基本素养所致,错读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
传统语文教育的诀窍也是首推“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造就学人的不二法门。朱熹曾经说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其实胡适也曾经提到过读书,应该:眼到、口到、心到和手到。
他提倡去写,只有写作才不是花架子,才是吸收的利器。
如果同学们每天都能读一点,写下一些心得体会,加上相互间的讨论交流,多年持之以恒,这就称得上“饱学之士”了。
关于写什么:
潘教授认为应当真写,不要假写,尤其是小学阶段。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要非写真人真事,因为孩子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对孩子的写作应予以小心翼翼的呵护,应为孩子的兴趣和自信是非常脆弱的。
潘教授说,要保证写作人像诗人那样,始终保持一份童心,一份天真,对事物怀有新鲜感、新奇感,使所看到的事物,都像第一次看到一样,陌生而好奇。这可以视为一种言语思维、言语心态的调适,是言语精神意识的重建。引领我们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发现,不一样的创造。
语文课其实很简单:
养成学生爱读书、写笔记的习惯,一切都齐了。
让心灵欢歌。
心灵是在日积月累的跋涉中变得宽广而葳蕤。
未经书海浸润,是焦渴枯萎的心灵。心灵荒芜,歌、诗何觅?
写作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技能。技能的长进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训练,即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以在写作训练上也不能有丝毫的怠惰。
语文课堂的“细读”是“乱读”。
细”,不是阅读质量的量的概念,“细”只是现象;读出深度、新意。
潘教授认为,阅读没有一定的量”,便谈不上质。只有下死劲儿的去细读,那是“放巨胖”,学生是真的走投无路了。
阅读知道,不能一概而论,当细则细当出则出细读还是粗读精读还是犯懒,主要取决于阅读目的与内容,许多老师不太思考为什么读,不知道为什么读,就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盲目细读,除了乱读还能怎么着?
读书至此,虽然只一半,已经坚定了我让学生读书的信念,坚定了让学生多写作的信念。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就返璞归真,回到语文的本初:阅读,写作。
(阅读继续中……虽然不好读,但是也能领会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