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回北京的飞机上闲来无事又看了一遍《闻香识女人》,除了仍旧被Al Pacino的演技炫翻之外,似乎也多理解了一点别的戏。最近草草看完了《如何写影评》这本书,回家又看了一遍电影,想尝试着写一点言之有物的影评来,仍然不知从哪写起。为了逼迫自己写东西,我只好继续言之无物……
Al Pacino凭这部电影拿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大段大段的表演精彩至极,探戈段落和最后校董会的激昂陈辞被许多观影者奉为经典。尝试着使用电影语言来分析画面剪辑,我注意到有两段戏对取景的应用有些意思。第一段是查理初见中校,第二段是查理阻止中校自杀。这两段都使用了正反打特写,第一段取景框更大,第二段取景框更小,脸部特写更大。更小的取景框/空间有助于升级紧张情绪,而这样的取景应用十分切合这两段戏的情境。查理初见中校,未见其面先闻其声的查理其实心中忐忑,预感中校并不是一个易于相处的人。这一段戏强调两个初相识的人之间的距离,气氛略有紧张但不是剑拔弩张,主要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布景中透过窗户的一道光也算一种明确的暗示,两个人之间的隔阂。这一段取景先大后小(都要比第二段大)随机固定,十分平滑地过度了两个人初相识时由远及近,随机触碰边缘的状态。后来中校放音乐,取景框再次放大,暗示见面结束。第二段始终比较大的脸部特写,倒是很适合当时紧张的情绪。
我早些年看电影的时候,最大触动在于中校最后在校董会上的陈辞部分,这是一段十分激励年轻人的演讲——至少那时候的我比现在还年轻,并且依然十分认同。这一次看电影的时候,更多的关注到了中校,中校为什么自杀,又为什么放弃自杀。“Don't call me sir.” 中校强调的这句话在Quora[1]上有一个解释,在军营,从军校毕业的人入伍时即为军官,通常被称为"sir";另一些是招募入伍,多数从事军营体力劳动,被以等级称呼,如Colonel。这可延伸为“蓝领”工作者与“白领”工作者之间的矛盾。中校的胸章军龄军衔都较高,侄子提到其曾被提名为将军,中校也常常提起他那些与大人物们在纽约的旧时光,这些都从侧面显示了中校应该颇有作为。而not-sir阶层的中校对sir阶层的满不在乎在片中至少有两次体现:查理初见中校,中校讽刺这些上贵族学校的子弟们个个想当布什;在纽约,中校理须,说自己26年服役期间,从未让助手为自己擦鞋。问查理26后是否正和自己贵族学校校友们打高尔夫,直言他们asshole。在校董会上,中校实际上是代表着查理的蓝领父母“对战”对面的乔治的Big Daddy。这一段掷地有声的陈辞,由曾浴血奋战眼见许多大好青年在战场上化作飞灰的上校讲出,似乎再不能更有底气了——这是对sir阶层扭曲价值观的控诉。这部电影结尾段的激昂陈辞,并不仅仅只是强调正直的品质,也是一种阶层的对抗。
中校拥有着可贵的正直,并始终为其战斗着。桀骜不驯的性格也让他并不那么容易妥协于人群里,年轻时的冲动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也让他失去光明——但大概他从未曾承认过那是自己犯了错,可懊悔却从未放过倔强的灵魂。"What life? I have no life. I am in the dark here!" 年轻人却常常对未来拥有更多的期望,过去的失望对他们而言很快就会成为笑谈,更多的未来的可能性在前方等着,所以对于查理来说,说出"So what? Everybody does it. Get on with your life."更容易,但对于瞎了眼的孤独老人来说,却没有那么多可以期盼的。查理对于中校的理解超过他的家人。中校对女儿保持着父亲般的顽强,在哥哥和他的家人面前表现得像个调皮的孩子,而哥哥和他的家人却无法接受中校,侄子的挖苦嘲讽表明了他们对于这位亲人的评价——一个爱冷嘲热讽的混蛋。但查理认为中校not bad, just in pain。我相信中校终于被一个人所理解,甚至于说出自己silly的生活的动力——在一个毛头小子面前坦言自己的浪漫心思确实有几分小尴尬。中校是个热爱生活的人。看待别人的时候,要真正地去理解一个人,而不要被你们之间的墙蒙蔽,让伤心的人寻找不到光明。
不知道对于慢慢长大的你,是否对于"So what? Everybody does it. Get on with your life" 的想法越来越不易了呢?那些曾让你懊悔过的事,随着生命的逐渐流逝,变得越来越无法挽回,而生命留给你的期许也越来越少了。倘若你幸运地被理解,愿热爱剩余的生活;倘若不能,不妨记住中校的话,"If you're tangled up, just tango on.",以此作为精神上的至交自勉吧:)
[1]https://www.quora.com/What-does-dont-call-me-sir-I-work-for-a-living-m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