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光是“爱”这个字,在我们语境下都很难正常的讲出来。羞于表达情感,羞于说“爱”,甚至从我们父母辈就没有正常“爱的教育”。
一
我朋友一次和我感慨,在商店里遇上了一个向妈妈撒娇想要买东西的小男孩,按我们常规教育,当然不能溺爱,四川话里叫*惯事*。那如果硬要买怎么办呢,要“教育”小朋友:买,可以,你要听话/表现好/成绩进步……
总之,给买玩具需要交换,越是贵的玩具越需要付出,听上去就是一场量化的交易。
那么,如果不付出就得不到,还是*爱*吗?
二
近年来流行*PUA*,从正常的搭讪话术,变成了一些人玩情感控制,用技巧、哄骗、伪装,获得了性,甚至还有小圈子攀比数目。
碰巧认识了个深谙此道的小男生,年龄不大但表示感情中受够了伤,不相信爱情了。不过,嘴上说着感情寂寞,而微信里却同时聊着好几个妹纸。
朋友圈展示面,聊天话术,还帮人聊天勾搭……没见长什么能力/经历,用别人的故事包装自己就行,特别是更年少的妹纸很容易陷入如此*恋爱*,甚至企图用性换取“浪子回头”/“安抚受伤的心”。
可长点心啊,性也不是爱啊!
三
仔细想想我们从小的教育也好,还有各种影视文学作品,除了那种直观的x器官教育,什么是“爱”、又怎么“爱”人与“被爱”的内容几乎没有。
青春文学不能诱导人早恋,只能说说朦朦胧胧的暧昧,一起放学,一起锻炼,拉个小手都要脸红。
伤痛文学讲了如何*作*,大雨天吵架,车流中甩手,非得在危险中考验*爱情*。
伦理剧直接跳过了爱的培养与相处,警告大家:结婚后一吨破事糟心,婆媳/妯娌/出轨。
所以真到了恋爱时刻,大家都懵逼,靠老带新吧,还有人有*处*情结;都是新人,理论与实践相差太远;都是老人,不信任感太重更难维系。
就像歌里唱的“爱一个人,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