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错觉》摘抄笔记:
记忆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每段记忆在被重复回忆时都会被微妙地改造。最安全的记忆、从未被污染过的记忆,只存在于那些罹患了遗忘症的病人的头脑中。
第一章:我记得自己出生的过程.
通过一系列实验,几乎所有参与者的回忆都是虚假的,令人要惊的是他门都声称这些是他们的真实记忆绝不是臆想出来的,研究者编造造的事件发生时,参与者的大脑还不具备形成长期记忆的生理功能,然而这些研究者成功收集到了关那个时期的虚假记忆。这就意味着,参与者在研究者的引导下,可以与人谈论了子虚乌有的“回忆”一他拥有不可能真实存在的童年回忆。
对大多数人来说,(虚构出小段来发生的事件)这不过是生活琐碎事的虚假记忆,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的。
那么对于更复杂更严肃更重要的事情,我们会不会犯同样的错卖?答案是会的。
我们并不总被记忆欺骗,有时候我们也会意识到自己的记忆不可能是真的。
元记忆是一个人对自己记忆系统的认知,包括对自己记忆量大小的认知,对提高记忆力方法策略的了解,也包括监控自己的记忆分析并确认记忆可信度的能力。
当我们发现自己拥有的记忆是虚假的,我们就在使用元记忆。那童年记忆是否重要呢?研究者回答:早期经历和环境的影响会持久标记在造传倾向中,影响大脑构造发育和长期健康。我们最重要的成长期,也是几乎什么都记住的时期。
第二章 被弄脏的记忆(为什么记忆的过程就是感知的过程)
新记忆的创建有赖于感官感觉到的未经处理过的数据。感觉住往非常准确真实,但是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当我们的感官感觉被误导而不知,我们就会把错误的感觉当作真实的来接收。本章:感觉和记忆之间的互动方式,刚创建就可能产生记忆误差。
过往经历的记忆不但影响我们对一个人行为的预估,而且会更多地影响我们对世界如何运作的理解一重力、维度、可能性等。
如果我们的感官感觉被误导而不的知,大脑为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而进行的猜测过程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从而在我们的记忆中植入不正确的信息。
兴奋度的提升与记忆增强是相关的。
当兴奋度提升到一定的理想水平,任何工作的效率都会提高。然而一旦超过某一水平,更高的兴奋度反而会对工作致率有负面影响。
作者最倾向于:“状态依赖记忆” 当我们处于与事件发生相同的心理状态下,我们会回忆起更多东西。
压力水平和兴奋水平对于我们的记忆储存能力,以及回忆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记此不但会受到外界环境中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身体内部环境中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时间就是记忆,记忆就是时间。(关注时间感)
我们不擅长于估计做一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好像觉得未来的自己是超人,做事情快得很——新的自己做事情高效出色,即使以前的你又慢又懒。
如此乐观的另个原因:我们记得完成事情所需时间的某些要素,却忽略了其他要素(比如认知资源被消耗殆尽,需再次补充。)
时间并不是客观的,像其他所有事物一样容易因主观臆断产生偏差,这些最初的偏差正像这章节里提到的其他感知偏差一样,经由它们的接收器给我们的记忆涂上颜色,歪曲了记忆的原貌。
可伸缩的时间:我们总觉得最近发生的事情是很久以前发生的,反之亦然,总觉得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大事件是我们记忆时间线的重要依据靠,但它们却充满可预见的误差;它们能帮我们在个人年表中进行定位,却时常不靠谱。
怀旧性记忆上涨:全世界“回忆高峰”是样的,不一样的是回忆内容。
只有对现实的感知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对现实的错误感知会被植入记忆系统,并在以后去被回忆起来,尽管这些回忆根本无法客观地反映现实。
总结:今天读书读的很匆忙,但是总结下来,还是收获颇多。逼自己读书的日子好像离自己太远了,今天再次重温,感觉无比充实。明天要早些读,早些悟。
记忆这个东西很玄乎,我们脑海中的记忆,受各种因素影响,应该是我们自己愿意记的想记的,同时也是经过我们内心润色细细描摹的。最后呈现出来的,是独属于我们自己的主观的记忆。所以说记忆有时不靠谱,应该大部分不靠谱,但又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这样也挺好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