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同事聊了一个话题,简单的用一句话来总结的就是:姑娘都是现实版的樊胜美。我没有怎么认真看过《欢乐颂》,也不了解里面的剧情。但关于里面的主角之一樊胜美的塑造可谓是说到部分姑娘的心里去了。电视中樊胜美的母亲和哥哥吸血鬼一样,让她去养自己的那么一大家子,从来没有人关心她在外面过得好不好,不关心她的家庭生活,只是不断地让他去贴补自家哥哥。
这是她最大的不幸。
从小要求女孩去让着,去贴补男孩,男孩是不会成长的,他会一直像一个儿童一样去依赖某一个人,要么是父母,要么是自己的姐姐或者妹妹。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农村的姑娘,家庭里都希望是有个儿子。感觉,说的不好听的就是,生个女儿出来只是为儿子的未来铺路。是不是听起来跟政治婚姻,以女儿来联姻巩固地位没多大区别?
曾经的我也不曾觉得家里面会是这种情况,毕竟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都是一视同仁。不会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也不会限制你非要考这个做那个,更不会说女生到了一定年龄强迫你嫁。
别笑,这些都是有真实存在的。
后来发现,原来所有的男女平等在一个传统农村家庭是体现不出的。家里需要买房子,每个人都要拿钱出来,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没毛病;房产证上写的是弟弟的名字,没毛病。但是却被告知新房子却没有预留一个属于你的房间,那时候心里就多了一份无言的落寞。
小的时候或许男孩女孩都是父母心里的宝,可是当我们长大了,当父母老去的时候,所依赖的却第一时间想起的是儿子。
我有个朋友小梅,她有哥哥,有弟弟,听起来很幸福,毕竟是女孩子都希望自己会是公主,有个哥哥会像骑士那样保护着。现实却是生在了一个传统的家庭里,哥哥要买房子,父亲就要大学刚毕业的小梅帮忙给首付,拿着那微薄的工资的她在一线城市生活,那两三千也仅仅也就是能维持生活,然而可笑的是要贡献出一大部分给自己的哥哥。不仅如此,还被父亲告知等以后弟弟长大了,要买房子买车,小梅也要贡献出一份力来“帮忙”。父亲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不会问道小梅在外面的日子过得怎样,在外面会不会有委屈。因为他只会在意,小梅能为自己的兄弟贡献出多少而不会在意自己究竟是花了多少的努力换回来的结果。
是“帮忙”吗?还是更多倾向于压迫?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难道也正因为这句话而否认了女儿也是母亲掉下的一块肉?也否定了女儿儿子也是共同流着一样多的血液?女儿就该是外人????
我的很多是独生子女的朋友就劝小梅,不要这样做了,不值得。我也想劝,但却发现劝不下去。
我很想很自由很独断地不想理会家庭,不想理会道德强加在身上的枷锁,但是却发现,真的,真的很难。
没有任何一个姑娘想要无条件的把自己的辛苦贡献出去而得不到一点的回报,无论是爱情也好,亲情也好。都是希望是我的付出得到回应,而不是像樊胜美那样逆来顺受,当然樊胜美也是有反击爆发的那一刻。可是现实中的我们却很少有能完美蜕变的姑娘。
任何一个有孝心的姑娘都想为父母做得更多,哪怕是为他们付出生命也在说不惜,但却往往会有这样的矛盾所在,就会有人说,既然能为父母不怕死了,为什么会怕为了哥哥弟弟而累呢。
我只能说,性质不一样。
对父母,我们可以无条件报答养育之恩。
但是,对于兄弟,我们是亲情,有着独立的人生,难不成我要为了他们毁掉自己想要是生活?姑娘们没有一个心甘情愿当一个麻木的樊胜美,以前,我一直以为知女莫若母。可渐渐发现,没有说会一直懂你的人,如果我母亲要是真的懂我,就不会这么让我难堪;如果我朋友真的懂我,就会设身处地想到我的难堪,但没有。她们会站在隔岸劝说,但却不知道即便劝了也没用的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