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旅途点滴 感悟人生百味
大家好,我是“十九”,我在路上!
对于八零后这一代农村出身的孩子来说,儿时“影像”大多来自于村子里哪家有红白事时,请来的“胶片式放映机”放的电影。
我们总是早早搬个小凳子去占个地方,望着白色黑边的幕布,期待着夜幕降临!
在我的印象里,记忆最深的,是那幕布里放映的一部叫“洪湖赤卫队”的电影!彭霸天的作恶多端,红军的正义勇猛,以及那“洪湖水浪呀嘛浪打浪啊……”的悠扬歌声!很多年以来,无论在哪,每每听到,便会驻足。而今,几经周折,得偿所愿,终于来到了这个魂萦梦绕的“梦里水乡”!
清晨雨后的洪湖小镇——“瞿家湾”,犹如静影沉璧,美的不可方物!
出门时旅店店主阿姨正在煮粥,我询问道:这里哪里有早饭卖?她回答:我们都不吃早饭的!我愕然:那不会饿吗?那您这煮粥是什么时间吃的?她笑着答道:哦,这个是“早点”!
这才记起,以大米为主食的地方,大多是管吃米饭叫“吃饭”,其它食物都不属于“饭”的范畴!
经阿姨指引,步行至“市场街”,感受着这“老革命根据地”的烟火气息!这里的人们多以水产为主,大米和青菜基本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随便问了几个蔬果摊位,价格都比我所生活的“南阳市”要高的多!这大概就是“远路和尚好念经”的道理吧,守着青菜的觉得天天吃河鲜多好呀,守着吃不完的河鲜,又觉得青菜才是好东西!
随意吃了点早点,搭乘“玛蒙”(本地人对载人三轮车的称呼)一路来到洪湖岸边!这个时节,这里正值雨季,也是旅游淡季,天空灰蒙蒙的,时不时会落几滴雨。码头有些冷清,环顾四周,只有我一个游客!
既来之则安之,什么也阻挡不了我追寻儿时的梦。一路乘着风雨坐快艇来到湖中,三三两两的湖中岛屿;富有本地特色的房屋建筑;偶尔有打渔的小舟擦肩而过。
芦苇,水乡特有的植物,在这盛夏里,伸展着长剑一样的叶子,郁郁葱葱的随风摇曳在两岸,仿佛护送着这一脉流水;那沙沙的声音又似情意绵绵的絮语,一副耳鬓厮磨的样子;深吸一口气,感受只属于芦苇荡的清香!
湖心,距离码头十一公里,名曰:蓝田港!
上岸后,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黑瓦的古朴建筑,和一众开满荷花的水塘。那景象仿佛一个盛装打扮,精致优雅的妙龄女子。
漫步在湖畔的松柏林,清风裹着雨后荷塘的沁香,徐徐而来。
倾听着那仿佛从九天传来的,飘渺的歌声——“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呀……”
寻了张石凳坐下,那一刻,想起了“王维”晚年隐居时的一首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那是何等的清静安详、悠闲惬意!
回程的五公里路,选择了步行,是留恋,亦是想尽可能的体会儿时最为期盼的地方,这里的一花一草,一叶一木,一水一物。
带着对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行至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一片古老的明清老建筑,一块红色的土地,一条饱经沧桑的老街。
革命的火种曾经在这里保存和燃烧,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革命先烈都曾在这里浴血战斗。这条老街也早已列入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现存有革命旧遗址39处,成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
进入老街的左侧第一间古建筑是“放映室”,里边正播放的,便是那深刻在我记忆里的“洪湖赤卫队”!坐在那现代化的放映室里,脑中回放着儿时的画面!蓦地,兀自笑了!这电影就是在挨揍后倔犟的在原地站了一天那晚,奶奶抱着我去村里看的!
走过这一道红色的土地,心中满是激昂和对党的敬畏。不由得遐想着,若我身处那个时代,会是怎样的角色,会不会也成为英雄!?
老街两侧,散落着几家商铺,传递着一丝纯朴的商业气息。
随处可以听到那个年代的红歌和湖北民歌……
伴着悠扬的歌声,依依惜别。
一个人,一条路,人在途中,心随景动,从起点,到尽头,也许快乐,或有时孤独,但只要心在远方,梦想自会引路,只要勇敢,有多远,走多远,把足迹连成生命线。
我是十九,感谢您的关注!
我的旅行,因为有你们而不孤单。
接下来,改省道穿过湖北,南下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