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整个12月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培训,周末所有时间,全都在上课散财。
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课程里,经常都有案例督导和各种案例讨论。讨论过程中,就会发生一些蛮有意思的对话。比如小伙伴A汇报了案例后——
小伙伴B:给来访者布置的家庭作业的确有效果,但是不是太停留于表面了呀?
小伙伴C:我担心来访者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过段时间TA的症状会反复吗?”
心理咨询有多个流派,有的流派喜欢治标,比如改善下不良情绪和行为,或者解决来访者最想解决的某个问题就足够;而有的流派更喜欢治本,期望来访者能对自身问题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甚至促进一些人格的改变。所以就常常会有这样的声音,治标不治本的改变究竟有没有意义?
02
课堂外,也有类似的声音。
比如,上周的朋友圈被中青报冰点周刊的一篇《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小小刷屏,文章介绍了云南偏远贫困地区学校的孩子,通过远程直播全国名校成都七中的课程,高考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甚至有88人考上清华北大的故事。
不出意外,每一次朋友圈刷屏文的背后,一定会有反转或者说反思的其他文章紧随而来。这些反思包括:
教育不公平的根源没解决,一块屏幕真的能改变什么吗?
还有好多孩子没资格看直播,这块屏幕只是表面缩小了教育差距,实质上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贫困地区孩子能上名校,还有很多其他资源的辅助,比如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领导对教育的重视、学校老师的付出、名校招生对贫困地区的倾斜等等,一块直播屏幕只是表面原因而已。
课内课外结合起来看,似乎我们都对“根本”、“深刻”、“系统”更偏爱,我自己也很喜欢这种思维方式,在咨询流派里也选择了更“治本”的取向。
但是,这些天,却越来越能理解:能治本固然好,但有的时候,治标,同样值得称赞。
03
首先,“治本”的成本,真的蛮高。
以心理咨询为例,要想改变几十年生活经验积累下来的互动模式、人格结构,几次甚至十几次咨询几乎是不可能的,基本要几十次打底。
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因为人际关系差前来咨询,咨询师可能已经觉察到他的根本问题是习惯于通过控制来体验到安全感,这种关系模式本身不太健康,但是改变起来得花好几万块钱。这个成本,不是人人都愿意支付。
那么,通过一个短程的咨询,引起他对这个模式的觉察,同时帮助他改善人际关系,虽然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但仍然十分有价值。
教育公平问题亦如是。要解决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从上到下,不知道需要付出多少人力、财力,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如果综合考虑成本收益,通过技术,改善了这个系统问题中的某一环,为什么不值得鼓励呢?
04
其次,治标不治本,常常成为我们拒绝改变的一个借口。
那个终极目的太难实现了,离我们太遥远了,甚至常常让人产生无力感——究竟还有实现的可能吗?如果没有准备好,不如别去做算了。
生活中,我们好像也经常陷入这种思维。要练成魔鬼身材太困难了,只瘦几斤也没啥用,算了,别减肥了吧;口语想说得那么好,得花多少时间呀,像我这样根本不可能,算了,别学英语了。对于跟我一样的公号码字者,也会经常有一些心灰意懒的时刻:无论怎么写,也写不出10W+,继续写写写,根本没意思。
如果只看到最深层的目标,眼里就是一条铺满了荆棘的道路,险阻重重,改变起来何其困难。似乎如果没有最根本的改变,那么浅显的改变也失去了意义。
可是最终会发现,成为首富的那些人,也都是从一个小目标开始的。
05
这也就引出了第三个原因——治标,往往会成为治本的阶梯。
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很多实验,证明了行为可以改变态度。想让一个人承认某件事很重要,比起跟他叨叨叨说半天,不如让他直接去做一做这件事。可能一开始内心根本不认同,看起来只是改变了表面行为,但是做着做着,就发生了更为深刻的改变。
在心理咨询里,这一招也常被使用。比如前文那个因控制欲太强导致人际关系差的来访者,如果本身不具备较强的反思和觉察能力,想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蛮难。咨询师通常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先改变一下行为,比如“在未来一周不使用命令式词句”,也许更能得到来访者的配合,也可能会引发来访者其他行为的改变,甚至是认知的改变。
再说屏幕能不能改变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命运,如果把这个尝试看作推动教育资源均衡的第一步,由此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和投入,何乐而不为呢?
06
说到底,我们对“治标不治本”心存疑虑,可能是担心对眼前的成绩过于乐观从而忽视了根本性的问题,也可能是担心这种表面的改变迈错了步子、扰乱了方向。如果心底始终没忘记远方的目标,如果眼前的改变没有负面作用,那么对于浅层的改变,不妨多一点掌声。
看完中青报那篇文章,出于职业习惯,我也产生挺多隐忧。那些孩子考上名校,还要面对更残酷的竞争环境,以及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会成为大学里面那批隐忍懂事的追赶者吗?他们以后能坦然承受所谓“凤凰男凤凰女”的称号吗?多年以后,他们终将意识到家庭和环境在自己身上打下的烙印,会哭诉“父母皆祸害”吗?
可是,依然要为这块屏幕鼓掌啊。感谢这块屏幕,拓宽了这群孩子生命的可能性。
从事心理工作,经常产生盲人摸象的迷茫感。一个人的心理世界,如此复杂。咨询师能做的,似乎太浅显太不够。可是,也依然为自己鼓掌吧。
课堂讨论到了尾声,全场最有资格“深刻”、“治本”的人——拥有三十年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告诫我们:
你们挑问题都眼光毒辣,但是,是不是也要看到这些改变的积极意义,即使这种改变不那么深刻?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求知如此,工作也如此。有时候,治标不治本,同样值得掌声。
微信公众号:雨林林的心理小铺(yulinxi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