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我在微信上写了这么一句话:2017,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如今,2017年,仅剩下最后一周了。站在2017年的边上,回望春之萌动,夏之火热,秋之安静,冬之萧瑟。我四十一岁的这一年,饱尝了生活的滋味。
70后,带着保温杯重新出发
2017年,对于我来说非同寻常。4月,第一次参加河南省小学语文教学素养大赛,和来自全省15个地市的优秀选手同台竞技。5月,第一次来到南京全国小语教师素养大赛现场观摩学习。6月,第一次作为课题主要负责人进行市级课题中期汇报。7月,第一次走进教师成长学院,和心仪的导师零距离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教诲。7月底,第一次在全市统编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会上作《识字与拼音教学建议》专题讲座,第一次尝试在喜马拉雅上录音,坚持录完了闫学导师的两本专著《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和《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8月,第一次写“简书”,并陆续坚持写了16篇。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因读和写,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静静的梳理和观照,我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也在悄然转变,9月开学,再见到孩子们,“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看孩子的眼光变了,孩子看你的眼光也就变了。这一学期,我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寸时光。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我干什么,他们也跟着干什么。我每天练字,他们也每天练字;我每天读书,他们也每天读书;我录有声书,他们也录有声书。有一段时间,我嗓子哑了,没能很好坚持,他们却日不间断,坚持下来了。还有一段时间,家里有病人,我没能坚持写字,他们却坚持练毛笔字每天发给我看。孩子,成了我的老师!
这一年,认识了更多优秀的同行,他们对教育、对生活的热情点燃着我的热情,他们的勤勉培育着我的勤勉,他们的思考启迪着我的思考。韩素静老师,因素养大赛结识,在成长学院相遇。互加了朋友圈后,每天看她朋友圈的动态,她的勤奋严谨,她的专注高效,她的明敏睿智,她的率真可爱每每感染到我。我的老乡陈静老师、河南教师读书会的代修鹏老师、杨雷老师、党玲芬老师等,在教师读书会这个生命的林子,和这些这些美好的人相遇,从他们身上你会看到卓越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偶然事件。所谓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70后的我,在2017年,带着保温杯,重新出发。
诚意,至柔的风水
2017年,我感恩自己生活在爱的怀抱里。在单位,有领导的殷切关怀,同事们的鼎力相助;在班级里,有孩子们的热爱和家长的信任;在家里,双方父母之爱无处不在,双方兄弟姐妹宽容理解。在我的小家庭中,爱人和我相互扶持,孩子安好!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我是如此幸运!我还额外收获了那么多师友的爱!每每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图片或心情,总有新老朋友关注点赞或留言。朋友们说的每句话,我都信!在时间愈发宝贵的当今社会,有人肯花出一秒钟的时间为你点赞,或花出一分钟的时间为你留言,不是真正关心你的朋友,犯得着吗?更不要说耐心读完你一篇冗长的絮絮叨叨的文章在后面留下一长段话并且转发你文章的朋友,那都是肝胆相照之士!自然,有些朋友,不见得经常点赞或留言,但,不留言不代表不看,不点赞不表示不欣赏。君子之交淡如水。总有人在默默关心你,这就够了。人生短暂,聚散看缘。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总是愿和对的人在一起。
2017,要感谢走进我生命里的每一位师友!我的导师闫学老师,在微信中推荐我的电台。她说:“淑亚的声音干净、温暖、厚实,会让人安静下来。”苏大陈院长评论说:闫老师总结准确到位。他说,你的成长日记就是最好的文章。我的新微友静慧说:端庄其品,清丽其文,美好如君。我的小友永恒多次为我治印。我的发小黄莉、红梅多次转发我的简书。我多年前的学生还记得我,在教师节悄悄送来鲜花,约我桂苑小聚。我的家长朋友,冒着7月的瓢泼大雨,为我送上心仪的书籍。都是多么美好的人啊!“我喜欢你,不止喜欢你的样子,也喜欢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
年逾不惑,更懂得时间宝贵,寸阴是竞。读书、写字,成了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把目光投在值得投入的地方,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最想做的事。
每个生命都需要寻找出口。找到自己的出口,生命的能量被激发,就会活得饱满、酣畅,淋漓尽致。我庆幸,我找到了我生命的出口——书法。楷书的练习是正念的禅修,我的字是我的世界的一部分。我愿以悠悠一生,立一技之长,贞静自守。这一年,临池不辍,创作书法小品百余幅,三次获市区级书法比赛一等奖。在岁末,入展“中原风——河南省‘789’书法篆刻作品研究展”。坚持你所热爱的,热爱你所坚持的,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好。
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也有哀愁。
身体开始出现不适。
7月起,我的右胳膊疼痛,不能拎重物,严重的时候掀开锅盖都觉得费力。去医院诊断,老中医说你这是劳损,歇歇会好些。我且歇歇。
7月底的某一天,腰椎突然疼痛,行走困难。我吓了一跳,唯恐像2010年那次,卧床静养一个多月。赶紧去医院,医生开药持续服了三天,有所好转。自此愈发不能久坐。答应了两个编写教材的任务,忍痛也要完成,每天干一点儿,居然,也完成了。
亲人住院。
年初和暑假,年迈的婆婆两次脑梗住院,哥姐嫂嫂悉心照料,好在,没有大碍。
11月23日,一向坚持锻炼的孩子的爷爷突发脑溢血,重症监护室住了三天,移至普通病房后至今仍未出院。如今,老人仍不能自理,康复之路漫漫。四个子女中,我这个儿媳是照顾老人最少的,我只能在放学后、周末时去医院探望。每每看到姐姐嫂嫂劳碌的身影,疲惫的神情,我就很自责,也很无奈。
11月,我的四奶四爷相继离世。
12月8日,大雪后一日,我最敬仰的于老师走了。他的微信停留在9月10日19:56,图片是一把胡琴,一纸乐谱。他写到:“笔墨能会友,丝竹识知音。”下边留言:和杰出女教师书法家子衿。(9月10日19:13分,我发了一则微信:何必丝与竹,笔墨是知音。附了三幅我的书法习作,估计于老师看到了,饶有兴致做了回复。)如今,斯人已去,已成绝响。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这个冬天,有些冷。虽然有痛苦,但从不绝望。
有些事情不能等。想到就去做吧!于是,这一年,忙里偷闲,只身去了扬州,圆了自己“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江南梦。带母亲和孩子去了开封。和爱人去了河南博物院、郏县三苏园、伏羲太昊陵。探望了久违的老同事、老前辈。看了《摔跤吧吧,爸爸!》《战狼2》《芳华》三步电影。兼顾了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
站在2017年的边上,回望这一年,想起了《芳华》中萧穗子在影片结尾的独白:
虽然他们谈笑如故,
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
2018,愿我们每个人都永受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