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医院看病,12点终于结束看诊,准备取药回家。
就在西药房门口的长椅上,坐着一对母子。
说实话,我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他们。就在我等候拿药的时候,身后传来非常大声的斥责:“这么简单,你都不会!”紧接着,让我惊讶的是,那位妈妈突然甩了男孩一巴掌。
此时,我转过头,看着这对母子。
妈妈说:“你把题目给我读三遍。”男孩不语。妈妈不耐烦地催促道:“快点!”男孩开始两眼噙着泪水。妈妈再次挥起手,给男孩的脸上结结实实地送去了一掌。
我实在不忍心听下去,也不忍心看下去了。但我却没能走过去劝阻,其实我是应该勇敢点过去的,可是有太多理由让我犹豫了。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思考一:是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变得这么焦虑的?
有人说,没有比较就没有幸福。可是我想说的是,没有比较也许就没有焦虑。从孩子出生开始,爸妈们就开始掉入了“比较”的怪圈。先是比身高、比体重,接着比说话、比识字、比乐器;进入小学之后,那就是语数英的各种成绩和名次,还有奥数之类的各种等级考试;到了中学,那更是把“比较”成为了家常便饭。有人会说,最后的选拔考试不就是要排名、要比较吗?所以,是社会大环境要我们比较的呀。这话乍一看确实如此,所以“怎么比”“和谁比”就很重要了,不然焦虑就要加重了。
思考二:你弄清楚应该“怎么比”、“和谁比”了吗?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与生俱来的特质,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我们的眼里,往往希望孩子各方面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常常拿自家孩子的“劣势”与别家孩子的“优势”进行比较。结果可想而知,除了能比出难过、抑郁,甚至生气等不良情绪,应该不会得出什么高兴和快乐吧。其实,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个体立场上,从他自身的成长中去发现闪光之处,让孩子知道应该和过去的“自己”比,去发展出更好的自己。
思考三:最重要的是到底什么才是值得“比较”的?
其实,从小到大,我们比的都是“硬指标”——学习成绩、钢琴等级、舞蹈等级诸如此类。当然,人们能够实现快速考核与评价的也莫过于这些“硬指标”。然而,“软指标”你关注了吗?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程度,孩子的游戏力、决策力、人际交往能力,还有想象力、创造力等等,这些看似在一般学业水平测试中无法考察的重要指标,你都“比较”了吗?或许,除了学习力之外,这些才是对孩子未来人生有着重要影响的部分吧。
教育的焦虑,不会是一天形成的,也不会有仙丹妙药一日就药到病除。我们自己也只有不断学习,蹲下来看看自己的孩子,才会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助力他们的成长。
不成熟的思考,不成熟的文字,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