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了小区里一位孩子的生日聚会。一对有心的家长在小区的儿童活动室里给自己两岁的孩子开生日party。j
这位母亲是全职妈妈,一个人带孩子的同时,会做一些甜点在小区出售。聚会时所有甜点、蛋糕都是妈妈自己在做,所以当时妈妈特别忙,爸爸忙于拍照。过生日的小寿星呢?他有吃就吃,就玩就玩,这里走走那里看看。整个下午都没粘过大人。大家称赞说这孩子好乖。妈妈说:“他习惯了。平常我要做糕点,他就在客厅或者卧室一个人玩。”
旁边也有一些孩子。
一位快三岁的小女孩在和妈妈较劲呢,小孩一下拿了很多零食,妈妈阻止她,对她说:“你拿的一定要吃完,不能浪费。还记得我教过你背的唐诗把”锄禾日当午……“妈妈的谆谆教导,换来女孩子翘得老高的嘴巴和回击;
一位两岁多的小男孩,从进来开始,爸爸妈妈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他,只要他的动作稍有出格,立刻就会被纠正,妈妈安排着孩子的举动,爸爸随时待命;
还有一个快要两岁的小孩,羞涩地躲在妈妈的怀里,观察者这陌生的环境……
年轻父母闲谈时,自然聊到了养育的问题。一位妈妈直接对孩子说:“奶奶说的你可千万不要听。”然后告诉我们说孩子奶奶就是教她有吃的一定要赶紧上,自己那份别让别人拿走了。也有妈妈说:“家里老人就是不让孩子自己吃饭。“大家之所以会谈到这个,可能是看到这位小寿星如此独立所引发的感触吧。我也想起了自己带豆豆的那个阶段,两岁多他也能自己吃饭,他也是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和这位小寿星有几分相似。
家里有老人,孩子自理能力确实发展的比较晚。就说给孩子喂饭,这可能是老人从骨子里就喜欢做的事,很多老人以孩子长大后自然会吃为理由,直接忽视这个阶段孩子自己吃饭能力的培养。
这样做确实不大妥。我这个学心理学的人,还是搬弄一下教条吧,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的理论,孩子在1-3岁主要是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的阶段,需要培养孩子意志的品质。那自主感从哪里获得?孩子在平常生活的自理中能体会到这种感觉,我能吃好吗,我能走好吗?我能做好吗?……一般来讲,年轻人会让孩子尝试。而老人呢,不管是勤快或是偷懒,大多数都以省事第一(也是精力有限所致),忽视了孩子自己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意志力。
当然,家有老人也很有好处,根据个人观察,家里有老人,孩子的语言发展更快,孩子显得不孤单,俗话说老小一家,老人和小孩的节奏更搭配。同时,老人时间充裕,对孩子的发展也熟悉,孩子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他们拥有的参照物更多更丰富,情感体验就更加丰富,有利于培养高情商啊………
嗯,闲话到此结束。
实际上这次的主题是孩子的成长空间。孩子需要多少空间我们不得而知。孩子一直以不同的方式和大人联系在一起,大人总认为孩子需要我们,只是,这种需要不一定就是以“在场”的方式存在。或者,大人在一定范围内的缺席或不在场,也是孩子的一种需要。
“你要和我做好朋友”
清明时期,爷爷和奶奶回老家。我放学带着两个小朋友。因为要做晚饭,我回到家里基本上在厨房(平常都和他们在一起)。我告诉他们:“我在厨房给大家准备晚餐,如果你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我,我一定会过来的。
刚开始是有点不放心的。我在厨房一边做饭一边听着外面的动静。客厅里一直不安宁,叮叮冬冬的响,从声音里我能判断他们大致在做什么,也在争抢玩具,但他们很少来找我,
我听到两个人开始争夺一个积木玩具了。
一阵拉扯之后,
一个说:“你把这个给我,好吗?”
另一个说:”那我要用他做我警察啊。“
——“我要用他做司机啊”
——“那我们怎么办?”
——“我把这个给你吧,那你以后要和我做好朋友哦”
——“好的,我会和你做好朋友。”
这些话里有我平常在场的一些论调。不过,我在场的话,他们有问题时眼睛就直接看我了,不会自己去讨论这个问题。我现在不在场,他们遇到了相似的问题,发挥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看起来,我的缺席对他们来讲也不是一件坏事,给他们提供了协调的空间。一下子想起了蒙特梭利,中国人学蒙特梭利的时候其实还是更注重教法的,总是想着大人应该怎么做,而她老人家最想看到的应该就是孩子不教自得的那一刻吧。
分享点:不管是老人、父母还是孩子,大家都需要空间。空间里没有人会变得冷漠和孤寂,空间被侵犯会变得烦躁或压抑。看似简单的一个话题,其实蕴含了很深的这里,暂时分享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