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公司只有两种,不是已经上市,就是走在上市的路上。”今年以来,包括新浪微博、乐居、猎豹移动、途牛等多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已成功赴美上市。已提交IPO申请的阿里巴巴更是有望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IPO之一。
IPO被热捧的背后,其实是笼罩在互联网准巨头和BAT头上的一种不安全感。
2013年,百度通过对91无线、百分之百、糯米网、PPS等投资并购实现了股价的迅速增长,诞生了14个过亿的移动产品,完善了移动产业链的布局。阿里的动作也都是大手笔,先后入股新浪微博、UC、优酷,还全资收购了高德地图。而手握微信的腾讯,搜狗、京东、大众点评,还有一些海外创业公司的投资,都暗示了腾讯的发展路径。
之前,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创新型产品要么被大企业“抄袭”,要么等待机会渺茫的公开募股。而现在,创业公司多了一个新选择,就是并购和被投资。
在当前中国互联网高速增长的阶段,移动端入口、社交、旅游、电商及O2O等成为互联网创业和投资的热门领域,受互联网巨头们的“青睐”。从这一波IPO热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新浪微博、UC,还是美团、大众点评网,在他们的背后都有BAT的影子。
如同《权力的游戏》里的布拉佛斯,背靠金库控制七国,那些找到了“干爹”的创业公司更像这些互联网巨头手中的提线木偶,所谓的独立运营或发展,本身就在巨头的合理授权范围内。
那些准巨头的互联网公司,面对这些创业公司,不得不“深挖洞,广积粮”,抢先IPO,筑起护城河,避免被他们背后的巨头轮番奉上的烧钱游戏给拖垮,甚至拖死。
即使已经上市的途牛和中止上市的同程都被携程抢了去,这家一直被认为是BAT之外的那个X的在线旅游准巨头,未来被BAT收购也不是没有可能。而本月初向SEC提交IPO申请的智联招聘,抬头看到的是去年成功上市的58同城,和刚刚入华的LinkedIn.此时的BAT恐怕也已暗拳相向。
BAT欲借这一波的IPO热潮,使其触角更加粗壮,伸得更远。而那些不愿被“驯服”的互联网公司,凭借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相对较大的体量,也在跟BAT赛跑,跟时间赛跑。
可以说,这次中国互联网IPO热潮下的暗流,是一场准巨头互联网公司与BAT及其势力的“山头”抢夺战。能否摆脱被BAT收购的命运,对这些准巨头而言,将是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