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网络,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尤其是对于村里的人来说更加明显,“网络害人不浅”这种意识在他们心里已是根深蒂固。就像余教授说的很多人都在控制孩子们对于手机和电脑的接触,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好的。
小泽(侄子)现如今在市区第三小学读二年级,到周末才回来,他对手机对游戏很痴迷,只要有空闲就向嫂子讨要手机,还曾说过只要能玩手机,让他干什么都可以。为此嫂子很是着急,经常跟我抱怨“这么痴迷于游戏,小泽这一辈子算是完了。”起初我对她的抱怨也是抱有肯定的态度的,认为可以适当的让孩子放松,但不能如此执着。事实上我和嫂子都错了,侄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他是一个聪敏的孩子,他的思维方式让人捉摸不透,我们认为害人的游戏反而锻炼了他的思维。就像余教授所说的,今后判断一个孩子是否聪明不能只看他的学习还要看他对手机的操作是否熟练,内脑和外脑都要活跃才能算是聪明。
昨晚听了余胜泉教授的《互联网时代的认知与学习》,让我想起了之前汤敏博士给我们带来的讲座,汤敏博士在讲座中提到人工智能的出现冲击着诸多行业,而教师行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可能只有0.4,然而这仅有的0.4已让我们危机四伏。昨天余胜泉教授的课程让我再次感觉到危机,而且愈演愈烈。
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余胜泉教授说的,隔离不是办法,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们对网络的使用,而不是一味的采取隔离。作为教师要引导家长和孩子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利用网路提升自己。
“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物种能生存活,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物种才能存活”。适应很关键,不能禁锢在过去的思想里。而是要利用身边便捷的资源,提升自己,让自己融入到这样的社会变化中,才能让自己和孩子们与世界接轨。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记住网上的信息,善于利用网络带给我们的便捷,做到人机合一。
未来,其实并不遥远。作为高科技时代的乡村教师,肩上的责任之重是不言而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终将要面临淘汰,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勇于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缺乏的并不是硬件设施,而是我们内在的提升。而如今互加为我们提了供了很好的平台,利用好这份资源,跟着领头人的步伐,大步向前,闯出自己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