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下面是心理测量学历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
1796年,在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有一位叫马斯基林的皇家天文学家,他有一个实验助手,有的时候他会让助手帮他记录星体通过设定目标的时间,后来他检查助手的观察记录,他发觉这个助手总是要比他自己的观察慢一拍,他以为这个助手太马虎没有按照他的要求记录数据,一气之下,他辞退了这名助手。这名委屈的助手发现他无论如何努力,都要比他导师的反应慢0.8秒。20年以后,另一位天文学家贝塞尔在观测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通过研究他认为这个现象是一种个体上的差异,而不是人为上可以干预的。这样就引起了学者们对人的个体之间能力差异的研究。
自读研究生以来二十多年,我可以说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深刻体会到了人的个体差异性非常大。给少年大学生预科班的孩子做过韦克斯勒智力测试,也遇到过魔方盲拧世界前十的孩子,也见过国际象棋亚洲第四、全国冠军,甚至还遇到过游戏排位全国前五的孩子。当然,也见过情商超高的一些人。
感慨最多的是不必比来比去,人尽其才方为上策。也就是说,去发掘每个人的优势,让其发扬光大就好。
N年前,我家孩儿准备学圆号,我就联系了我远在深圳的老同学Y。Y开高端进出口钢琴琴行,对乐器自然熟稔。于是,我让他帮我找买一个圆号。闲聊中问他最近忙什么,他说在装修房子。我说,几个月前就听你说装修房子,多大的房子要装修那么久?他轻描淡写地说,600多平米。我只能回应“呵呵”。有钱人啊!
以我的视角看他,他是一个高情商的人。他的财富都源自他的高情商和努力。记得我还在读研时,他早已专科毕业从事钢琴调律。那时候的他,完全可以去学校当个音乐教师。或许是天生不安分的一个人,他又去中央音乐学院学了调律。学有所成之后开始了自谋职业之路,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情商和用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还停留在纸质通讯录的时代。他来找我玩时,我就注意到他不同寻常的拓展人脉的能力。那时候,他翻看我的通讯录时,很注意对他有用的关键信息。比方说,我有同学分配到一些城市的师范学校、舞蹈学校工作,他就会问得特别细。打听对方的出生地、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之类的信息,并摘抄下来。有机会出差到那些地方,他就能够去拜访人家,一回生二回熟,拓展了大量的人脉。同样是钢琴调律,别人是一家一家调,而他因为不少是集团客户(学校),一调就是好多台。那时候的他还没有自主创业,但是他的月收入过万。那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记得我后来研究生毕业,第一个月的工资不到七百。
700&10000,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昨天听了复旦大学哲学系王德峰的《命运与修行》,最大的感慨就是,信命就是不去死磕命里不属于我的东西,而是听从命运的召唤,寻找自己生命里的那个点,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其中,十年磨一剑,必有斩获!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先后出版畅销书《其实你不懂孩子》《学习好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