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离乡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小在一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周围环境对他身心的浸润,在他脑子里会留下最深的记忆。在外漂泊的时候,即使生活的再富足,生活的再安逸,但灵魂的深处依然得不到安放。故乡,有血浓于水的亲情羁绊。被时代洪流推到宝岛一隅的陈鸿年先生的《北平风物》(原是报纸上的专栏),以老北京人特有的开朗,爱侃勾勒出民国时期北京的风土人情。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为人重情好侠义。犹记得当年看过老舍的《断魂枪》,讲燕赵之地习武风气。北平作为历朝都城,积年养成了开阔的眼界与政治的极大热心,所以外地人去北京往往能被出租车司机的时事的洞察所折服。
陈先生在北平生活多年,他的回忆满是烟火气,是普通人的日常。老北平的早茶、鼻烟壶、市井里弄的吆喝声。(郭德纲有段相声专门模仿北平的吆喝声,略有点味道。)玩票,斗蛐蛐那是老北平的生活。老先生回忆北平的景色也是笔墨浓厚,故宫、北海、隆福寺、卢沟桥等等,现在耳熟能详的北京景点在民国时期又是一段不同的景色。北京的景色又在四季的变化中有了不同的样子,春夏秋冬,陈先生的记忆里有着不同的光景,惠风和畅,春风得意;鸣蝉高叫,酷暑难耐,也有夏夜纳凉的风趣;秋高气爽,北平的空气必然清新怡人;白雪皑皑,围着东来顺的火锅涮羊肉必然是最满足的享受。
全书最精彩的莫过于对老北平吃的介绍了。爆肚、葱爆羊肉,通过作者的笔触你仿佛能看到热锅上腾起的阵阵香气。豆汁,各种的果脯蜜饯,真让人满口生津,胃口大开。
四时风景四时人,每个人的故乡都应该是温暖的,美丽的,祥和的。挑一个舒服的时节,到北京去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