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知道,这是你人生中最难能可贵的财富。
它不是上天赐予你的,更不由任何人施舍而来。它是由你过去生活中几十年的经历汇聚而来,一种自成一系的见解,也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完完全全属于你的东西。
观点对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毫无疑问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这意味着在诸多被生活压垮从而汇聚成汪洋流水的大环境中,你还在坚强地挣扎,哪怕只是溅起了一点点毫不起眼的水花。
这鲜明地反映了你对很多的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无论是对是错,你并没有选择随波逐流或是贪图惬意。
在这个全民流水线化,身不由己的时代,能够留给大众独立思考的空间已经不多了。在如此逼仄的社会现实面前,你能在心底建立起一套足以说服自己的理论体系,从而衍生出更为不平凡的观点,这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拥有的特性。
它至少啊,是你通往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
回到问题本身,这个问题为什么备受关注?吵架、受排挤、杠精、神经病、被孤立。大概率这些标签总是会出现在真正关注这个问题的朋友们的生活之中,并且或多或少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碰巧的是,我很长一段时间同大家一样,一度怀疑这样让别人头疼的自己,让人讨厌的自己是否还应该继续下去。尤其是看到一些偏激的人由于我的不认同而施以压力。某种略带恶意、似有似无的调侃也让敏感的自己极为难受。曾经也控制自己减少发表自己的意见,避免与一些人产生不必要的争吵。但却总是在某一时刻不自主/不经意地释放出来,并且更为激烈,一度影响日常生活。
那么为什么观点不同有可能遭人讨厌?其实无论脾气的好坏,在世上绝大部分的人其实都是很难接受有人不站在自己这一方的。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当他/她在心中判定你是站在她的对立面的时候。
两个心生恶意的人在这个观点上的讨论就慢慢地会变了滋味,继而偏移主题。以至于到最后双方所谓探讨只是变成了无谓的争执,歇斯底里,潦草收场。抑或是以极为不满的表情、语气不欢而散,继而在心底给你打下“杠精”的鲜明标签。
越是如此,我们越是要明白:无论一件事、一个观点、一个行为在某个人看来是否罪大恶极的,它们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
即使是希特勒铁血政治下的邪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那为德国人民带来过一时的风光无限。
我提到这个并没有为希特勒的邪恶正名,而只是想告诉大家,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有其不一样的两面性。
你可以因此拥有他人所不具备的独特眼光,在工作中提出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在众人皆随的时代中率先把握属于你的时代红利,在时秒如金的“商场”率先开出革命性的第一枪......
扯得远了。
回到这个问题,既然是两面,那么那些真正关注这个问题的朋友们,一定都多多少少意识到了这样的行为所给自己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往往别人的评价都是显得尤为重要。比起文初的正向认可,你们更想得到的应该还是“怎么办”。
1. 区分精华与糟粕,偏激从来都不是最佳解决方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近代以来频繁地被用以各种文化、习俗之中的词句。毫无疑问,单从理论层面来看,这是非常正确的一个方法,即使其重点体现依旧在人们最终的行为行动上。
世上很多很多的东西,都是讲究着“度”这样的一个概念。儒家的中庸思想从某些角度来看也确实是圣贤之思。但毫无疑问的一件事就是:无论是彻底抛弃,彻底压抑自己的这种习性,抑或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由发展,无疑都是对自己人生的极不负责任。
2. 我们该思考的,是如何在最大程度保留思考习性的同时,减少与他人的摩擦。
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总是在情绪化时将“观点不同”与“观点对立”做了相当模糊化的处理。就仿佛只要你是发出了不同于我的意见,那就是对我坚决的反对。尤其是在其中掺杂了面子、利益、心理平衡等等因素之后。这才造就了时常发表不同意见的人容易让人产生厌恶的现象。
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一点的解决方式更像是如何高情商地做人处事。
3. 观点可以对冲,语气须得缓和,切忌目的偏移争出一个对错输赢。
语气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即使对方摆出了一副强势的态度想要说服你。你也只需要摆出自己的观点。对方要是想要和你讨论,就会被你带入思考你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如果没有,就不需要继续进行下去。
尤其是在人群众多或是小团体之中讨论的时候,涉及到掺杂面子、领导力、权威等不可避免因素的时候,个人的情绪往往就是处在最脆弱的时间点。
于个人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能做到随和地与人交往,两个人讨论某一个问题的时候,是能够仔细思考对方所说的关键点的。然而如果在一群人中,有人忽然用很场外的探讨表情/陈年旧事/耐人寻味的暗示发言以佐证对方提出的观点并不可信,或是妄图用声音/语气强压下对方。人很容易会在这一瞬间被点燃,继而体会到那些文字中“脑子一热”的真实感觉。
适当地避免这些雷区。但如果事态已经开始恶化,如果可以的话,冷静下来。在此时适当地给对方一个台阶,能使你的形象大有提升。
4.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当你觉得与你的讨论者并不处于一个偏激状态下,并且当下确实可以比较平缓地进行讨论时,尽情发表你的观点。从部分方面来看,观点对冲对于朋友之间三观的适应互补以及了解也是非常有益的一件事情,同样它也是你审视自己三观体系中有哪些不足之处的好时机。
探讨问题,多考虑别人观点的合理之处,养成肯定别人观点中可取之处的习惯,而不是以其中偏颇的一点而全盘否定。久而久之你的三观会更加的包容,更能在和别人的观点对冲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巩固你思维中的不足。
5. 学会倾听,不要急于发表意见
人与人之间的讨论核心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并不是辩论赛中抓住对方漏洞从而逆转胜局,求同存异才是不同观点的最佳解决方法。
在倾听的同时也能大致揣摩对方极其厌恶的部分雷区,即使持有不同意见,在轮到你的发言时也可以尝试巧妙地忽略这一观点。而对方观点的输入往往才是你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最佳时机。要知道产出对自己只能起到巩固与讨论的作用,观点产出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还是为了与他人思维的碰撞,继而输入培养更完善的观点。
最后,其实我并不是很建议部分人所认为的,脱离这个群体去寻找和自己三观一致,话题一致的人群。要知道,除非你拥有够多的财力物力,才能够在观点这方面占有一定的先决优势。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都是很难避免混迹于不同的交流圈中的,而在这个圈中的所有人势必是有着多样性的特点。
既然在这个几乎无法逃避的大现实背景下,合理直观地面对几乎是远远优于这样逃避与沉沦的。
愿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