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中后,新的生活环境,我遇到了新的同学跟老师。
我的初中属于乡镇第二中学,整齐的教学楼跟老师的办公楼,分别矗立在旗杆附近。
踏入校门那一刻,回忆到了自己童年。
那是一个冬天,在凛冽的寒风下,父亲拉一板车的白菜去卖,我在后面推车。后来没有卖完,准备往学校食堂送,不记得送出去多少,只记得父亲的一句话。
“看看,这就是初中,可好好上,你哥(堂哥)当年就在这上的,人家现在都上高中了!”父亲感叹地对我说。
因为童年那个时候,村里能供一个高中生,也是很有面子的,也算是村里的知识分子,我也是比较羡慕的。
我的学习情况,自己明白,也不知道能不能进初中,上到高中,所以低头无语,只是把父亲的话深深地记在了心中。
等我我到了初中,开始住校生活,只有周末才回家,所以这段情是同学之间的缘分。
初中的“三点一线”生活方式,自打我踏入校门那一刻,已经开始影响我。
在新的环境下,我没有忘记我的出身卑微,所以想通过学习来改变一下。改变村里乡亲对我家的看法,起码有那么点好感;其二,初中是知识的奠基关键时刻,所以必须努力学习;再者,也是母亲健康时的愿望,她希望我能把学上好,早早就给我准备了住校的被子。
正是如此,所以我每天饭堂,教室,两点一线,除了上厕所,打开水,基本都老老实实地坐在教室里。复习巩固课程,课前进行预习,把问题找出来,课下问老师等。
初一的我,对学习的痴迷,到何种程度呢?每天如同老师的跟屁虫般,几乎天天有问题,跟在老师后面;入迷到,坐在隔壁班级有一个熟悉的朋友,我快入学一年,竟然不知道;每天大寝室熄灯,我还躺在被窝里,回忆背过的单词。
所以那年的成绩,是整个初中最好的。不过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其他同学比较努力,跟我一样勤奋,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故事。
01
因为大家都是初中才开始学英语,所以比较吃力,虽然努力,但效果也不太明显。
同学李某,邻村的。因为名字跟“李自成”只差一个字,所以有的同学就称呼他李自成或者开其他玩笑,我当然没有给别人起外号的习惯。
同学武某,邻村的。因为家庭比较特殊,靠爷爷奶奶供上学,所以也是特别的努力上进。
虽然当时,同学们说学英语那是卖国,但我们都明白那是不想学的借口。
于是我们三个“卖国贼”,经常商量时间,一起去英语老师办公室问问题。也是那个时候我才明白英语还有语法这一说;也知道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动词,形容词等,在句子哪里;如何写一句话,如何写篇文章等;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那一年的学习,我如今也认不得那么多单词;更记不得几个单词,如今能记住的,认识的,基本80%都是初一那年所学的。
对于其他科目,我们都一样去努力学习,尽力做到不偏科。
我们在伙食上,可能都是家境不好,所以比较省;卫生方面,就是受他们影响,开始买牙膏刷牙;生活上,第一次跟着他们买了条皮带,十几元的。
那个时候,学校饭堂是1.25/斤粮,开水是一毛钱一茶缸,方便面是一元钱两包。我们冬天的时候,经常买泡面吃,这样算比较省钱。我因此就20元钱一周够用;同学李某,因为吃泡面上火,后来感冒发高烧,一直坚持在学校学习,不下火线,如同革命军人般的毅力;武某,经常喝开水,吃馒头,也是比较省。
我们正是通过对生活,学习的态度,彼此不差上下,而成就的一段情缘,留在红尘里
02
至于前文序里提到的那位同学,正是初中同学,我们认识在初一上学期,一个冬天里。
他是从新疆转回老家的,叫刘某,邻村的,喜欢吹牛开玩笑的一个。
真正与他关系熟悉的是从初一下学期。因为那年春天,母亲被外婆和姨接走了,我不放心,想攒点车票钱,暑假去看看母亲。
我利用打开水,上厕所时间,帮同学捎东西,帮拎开水,赚几毛钱跑腿费。
学校的小卖部,每次周末或者下课时间,里面人山人海,我就钻空子,只付给一个东西的钱,赚取差价。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初二下学期。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一次,如往常一样,结果被老板抓到,直接删我一耳光,我就溜走了。
他身边朋友不想跑,所以总是我代劳,因此跟他熟悉。
那年我把攒的钱,放在一个瓦罐里,后来放暑假时,忘记存了多少,母亲也在我放假前,被送了回来。
03
初三,中考的关键时刻,我更是不敢懈怠。
学习虽然紧张,也遇到一个好人同学,他就刘某某,可以称呼为活雷锋吧。
他是学校门口住的,人特别随和;他母亲也特别好,属于农村人的那种实在感觉。
学校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经常给他说下,就把车子放他家了,他母亲免费照看车子。
不过跟我没多大关系,真正让人感动的是一段我们之间的故事。
那是初三下学期,我被分在慢班,跟他是同桌。阳春三月的一天,天空刮风下雨,我突然感冒发烧。他中午回去吃饭的时候,给他老妈说了,就帮忙煮的生姜红糖水,随后,午饭后立马提到教室,让我喝,来帮我控制感冒,最后记不清好了没有。虽然没有说谢谢,但是心里肯定是暖暖的。
由于我的言行举止不好,他曾要求我去改掉,并以身作则,然而不知什么原因,我没有改掉,也许还是没有真正感觉到自己的社会角色。
随后我去了普通高中,他去了城里高中,最后高二会考那年,我们见了一面;直到高考后报学校的时候,我不会电脑,去他家,他让他母亲帮我找人给我报的学校,一家人总是尽心尽力,帮助别人。
如今多年过去,几乎断了音信。
这段时光,正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结束了少年的时光,进入青年人的圈子,进入新的环境,又有哪些痕迹呢?
请看下回分解!!
2018.10.3作
2018.10.4第一次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