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冯小刚的铁粉。那种特有的冯式幽默无人能及,每部电影都让你不得不笑,然后或深或浅地悟出点人生道理。
可是最近看了《我不是潘金莲》,彻底颠覆了我对他的认识。当然这肯定不是他的问题,很多优秀的导演都喜欢突破自己,拍出超出观众想象和预期的作品。
这部电影的确超出了我的预期,是打死都想不到的那种效果。
我做好了捧腹大笑的准备,岂料到最后也没笑一下,而是从一开始就十分懊恼,中间险些把手机摔了。
不知道有多少观众与我同感。不过我觉得,像我这样气愤的人越多,说明这部影片越是成功。
逗你笑的电影可能很快会被你淡忘,而让你咬牙切齿几近抓狂的,肯定会记忆深刻。
不知道冯导想给观众传达什么,总之我看了之后就想起那句俗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先简单介绍一下剧情吧:
影片的主人公是个女的,叫李雪莲。为了让丈夫能够在城里分到楼房,她想了个馊主意,跟丈夫秦玉河办理了假离婚,没想到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丈夫真的跟她离了婚,娶了别的女人。她状告丈夫,希望法庭判定她们的离婚是假离婚,然后跟丈夫结婚,然后再正经离婚,,,结果法官依法判定她的离婚是真离婚,她一赌气,接二连三告了法庭庭长、法院院长、县长、市长,最终告到了首都北京,拦了中央首长的专车,一批干部因此受到了处理,县长都被开除了。而且进京告状,一告就是十年。因为自己的一个馊主意,因为自己的不断折腾,牵连了一堆本可以不相干的人,让所有相关的人都变得纠结、扭曲、郁闷、抓狂,,,
影片肯定有对政府体制和官员的嘲弄,似乎也有一丝怜惜。不过这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的是关于一个人,一个普通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和他人?
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为了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没有实现,本来都是自己的原因,应该自己来承担。可是非要让别人给说法,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就看谁都是仇人,倒打一耙,反咬一口,逮谁咬谁。搅乱了别人的生活,伤了别人,却没有丝毫的歉意,还理直气壮。
其实这种人在生活中还是非常多的,遇到一点困难、一点挫折、一点委屈,从来不知道找自己的问题,心理便失去平衡,觉得全世界都欠自己的,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委屈的那个。仗着和谐社会,践踏别人的包容与善良,甚至让别人遍体鳞伤。
生平最讨厌这种人,厌恶至极。
一个人,谁都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表达和抒发方式,但是不管你采取什么方式,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不要影响和破坏别人的生活,特别是本来与你本不相关的人。
那不公平!不能以你所谓的平衡去摧残别人的安逸和宁静。
影片里没有介绍李雪莲心理是否有问题,但是我觉得她一定有问题,有病!这种人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并去积极解决,后果是很危险的。严重了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李雪莲在恨不得杀之后快的丈夫意外身亡时,不是喜悦,而是极端的失望,连不能恨都要埋怨别人,多么可悲哀!
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死。所以她选择上吊,对于这个世界,这真是一个最佳选择。不过冯导给了她一个醒悟的机会,让她继续活下来。
所以后来她放弃告状,实际上并不是没有了控告的对象,而是真的醒悟了。
这是一个理想状态,说明很多的人还是心存善良,很多人还是可以治愈自己心里的病。
想不开的人永远甩不掉烦恼。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烦恼都是别人给予的,那么你终将被烦恼扼杀。你就是自己的凶手,拯救你的也只有自己。
懂得尊重别人的人,都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