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地震,哈尔滨人上热搜,震出一帮吃货,段子手,这篇文章在朋友圈火了。
作为新闻专业出身的我为新晚报的及时点赞。说说我的感受,咋一看便被哈尔滨老乡面对生死时刻的幽默感染,但没持续多久我就笑不出来了。
松原地震&汶川地震
5月28日凌晨1时50分吉林松原市宁江区发生5.7级地震,哈尔滨余震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的汶川8.0级地震十周年仅过26天。
汶川同胞人生劫难的十周年刚过还没满月。
时至今日松原,哈尔滨未报有伤亡人数,而四川汶川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我突然间有种希望这些余震下的段子手们朋友圈少些汶川的朋友。
因为这种感受就像邻居大火烧死很多人,你家打火机不小心烧手你调侃道,火灾有啥了不起,老子当消遣了。
就像邻居家胃癌死了亲人,你在这边晒张图,胃痛吃点麻辣烫,胃癌分分钟搞定。
有些人觉得我太较真,相隔十年的事没可比性,况且,四川汶川和我们黑龙江哈尔滨也算不上邻居。
人生就是一场放映片,我们的喜怒哀乐,每个小细节,都可以被镜头放大,缩小,回放,改变。
缩小时看到自己,放大时看到团体。
我们先说说“邻居”。
我一个黑龙江人在广东呆两年初到沈阳见到东北老乡特外亲切。朋友在美国公司会议上有人针对韩国人我们不由自主的要帮衬,因为我们都是亚洲人。
同样想想,我们如果现在身在日本你还会思考汶川在哪个省吗?不会
你只会想到我们都是中国人。
人生这场放映片
缩小时看到今天,放大后才珍惜十年。
我们来说说“十年”。
汶川的痛十年真的抹去了吗?我不知道如今汶川人的感受,四川人的感受,其他省记不记得,东北人怎么看?我只知道
在我心里这个痛未曾抹平过。
我记得高中时笛声长鸣那一刻的悼念,我记得哈尔滨校园操场上夜晚上千只蜡烛,百人手语《感恩的心》为5月12日汶川遇难同胞们的祈福。
十年缩小时很小很小,但在当事人的心里放大后可能会很痛很痛。你可以鄙视我小题大做,十年前的事,你要不要这么无聊?可十年换不回汶川人的生死离别。换不回他们人生轨迹的骤变。
十年对于汶川人也许只是“昨天”。
汶川遇难兄弟姐妹十周年的悲痛逼近之际。做为一奶同胞的我们要不要低调些?
我们来说说“生死”
人生这场放映片
缩小时只觉庆幸,回放时方知生死。
5.7级地震和8.0级地震有何区别,余震中有人翻个身懒得起床,醒后调侃,地个震也不过如此。有人大半夜来不及穿衣服跑到门外发现虚惊一场,吓得来不及害怕。地震中有人看到房屋剧烈颤动,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庆幸自己还活着,有人用肉身忍痛护子,换亲人余生。
有些地方大家互相安慰还好,还好,活着就行。有些地方调侃地震也就那么点小事,段子频现。也有的地方自此哀嚎遍野,天人永别。
这三个不同的画面无论有多不同,其实都是相同的,因为他们的命数不在自己手里,只关乎编剧导演的安排。就像那看似很小的5.7级余震,也许老天爷一不留神,也许的也许,我们都懂的……
愿我们小难有敬畏,大难方坚韧。
我们来说说“情义”
情义这场放映片
放大时是同胞,缩小时是朋友。
现在我们没有任何感觉,因为汶川这个城市我们并不真正熟悉,可想象下如果你有个汶川劫后余生的朋友,此时经历余震时你是否忍心在他的面前调侃“地震”二字那,我是不忍心的。
我喜欢蔡琴的一首歌《牵手》,歌词诠释了我心中情义的分量。
“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孤独着你的孤独。”
一份感情中,情就是路过的应该,“义”便是我们额外送上的慈悲。
也许有人会说,汶川我们真心不熟,十年前的事我们为什么要去悲天泯人故做高尚?虚不虚伪?
也许你也是对的,我尊重。只是在我心中有一种情义的最高形式是深入体谅,比如我们和爱人 朋友相处,他难过他不说,可你懂。然后不动声色默默关心。他心存感激,你们彼此心照不宣。在无声处彰显情义的可贵。
汶川地震十周年刚过,汶川人什么都没说。
如果仅是举手之劳,我想知道有多少余震下的朋友愿意少几句调侃,大家是否愿意和我一起默默地为他们和已逝的英魂送上看不到,摸不着,没有回报的情义?
此文仅对新晚报标题思考的延伸,毕竟新闻只是生活缩影并不代表所有人的状态。任何表达形式没有对错,只希望为大家换个角度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