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子·梁惠王下》记录了一段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问齐宣王,假如您的臣子要去楚国游历,临行前把妻儿老小托付给朋友,结果回来时却看到妻儿老小在挨饿受冻,大王觉得他要怎么对待这位朋友?
齐宣王说:“绝交,不要这样的朋友。”
孟子接着问:“管理者管不好自己的下属该怎么办?”
齐宣王答:“撤他的职,停下他的工作。”
孟子又问:“整个国家政治腐败,社会混乱,又该怎么办?”
齐宣王一下子尴尬起来,顾左右而言他,把话题扯开了。
这里,孟子对齐宣王的提问可谓是一个比一个犀利,最后令齐宣王招架不住,尴尬地把话题扯开了。
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司马迁这样评价孟子: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道既通,就是学问已经学好,至少语言功夫上乘,逻辑严密,词锋犀利。但是宣王却不能用。
在《沟通圣经》中,尼基·斯坦顿说,沟通的目的有四个:被接收,被理解,被接受,使对方采取行动。
由此可见,逻辑清晰,表达能力出众,并不代表沟通能力强。在《高情商沟通》中,仲佳伟和文娅说:
真正强大的逻辑力,是要让听众舒服,让他可以顺畅地听你说下去。而要让听众舒服,就要顺着对方,用听众惯用的节奏及表达习惯来安排你的沟通,而不是逆着对方,非要按你所谓清晰逻辑来和对方沟通。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抱怨,我逻辑性挺强的啊,怎么就是和领导沟通不来?或者是,我表达的很清楚啊,但是下属的执行力怎么就那么差呢?
是的,逻辑性强,表达能力到位并不代表沟通能够顺利。就像孟子,逻辑严谨,言辞犀利,被称为“亚圣”,但是宣王却不能用,因为他的碾压式的逻辑说服能力,让宣王尴尬,只得转移话题。
那么,怎么用合理的逻辑来说服对方,达到良好沟通的效果呢?
《高情商沟通》中仲佳伟和文娅为我们指出了沟通逻辑的三大维度,帮助我们练习强大的逻辑说服能力,以达成高效沟通。
仲佳伟和文娅是一对默契相处、同行10多年的咨询顾问夫妻,两人结合多年来咨询顾问的经验,希望给我们在学习沟通的路上以启发。
维度一:条理清楚,是遵循大部分人的认知规律。
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你想开一家餐厅,但是要找到一位投资人。假如,你想餐厅主打为麻辣重口味的菜色,但是你要说服的投资人却是一个爱好养生,讲究均衡营养的人。那么,你从口味方面来讲,不管怎么舌灿莲花,相信都打动不了这个投资人。
因此,你在说服他人时,需要先考虑清楚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是什么?(Wht)对于听者来说,你要讲的是一个什么东西?
为什么?(Why)对于听者来说,这件事为什么重要?他们为什么要关注?
怎么做?(How)对于听者来说,他们要做些什么来和你进行交互,他们要做些什么,怎么做?
思考清楚这几个问题,就等于在脑海中把沟通场景模拟了一遍,最起码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想清楚这些问题时,我们在沟通时,还要避免这三个错误,让听众可以跟上你的逻辑。
第一个错误,无法帮助听众建立与他熟悉的事物的连接。
投资者希望做出一个养生餐厅,而且对于国内餐饮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这时,你就要结合自己的调研资料,从他熟悉的领域讲起,才能勾起他的兴趣,让他听你继续说下去。
第二个错误,花大量时间谈自己眼中重要性,却忽略了对于听者来说,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
投资者重视养生,但是你却觉得麻辣种口才是迎合大众消费者口味的餐饮,一直强调口味的重要性,只会让投资者不耐烦,觉得你不尊重他。
第三个错误,光自己说,不知道给 听者布置怎么办的作业。
针对国内的市场,你觉得口味是迎合大众消费需求的,但是投资者却认为麻辣重口从养生方面来说却是不妥的,你就要把你的想法和投资者的想法综合起来,像他说明实际情况,需求他的意见,问 他怎么办?而不要一味自己说口味的重要性。
维度二:思维全面,才能提高反应力与缜密度。
比如,有的同事在会议上款款而谈,一二三四五, 条理清楚,思维严密,反应迅速,你羡慕之余,又有点嫉妒,因为你也有这样的机会,当领导问你,这件事你怎么看?你的解决思路是什么?你有什么好提议?时,抓住机会,你就也能表现的像同事一样出色。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当领导对你提问时,你非但没有对答如流,反而脑子一片空白,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那么,是我们的表达能力有问题吗?不是的,是你的思维不够全面。只有想清楚了,我们才能够表达清楚。脑子一片空白,自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经常听到那些能力出色的人说: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项目的情况、我从正反两方面来讲解一下这个事例、这件事给我带来了三点启示等等。这样表达的人,基本思考问题比较全面,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来锻炼这样的思维模式。
一是横向扩展。
比如,谈项目管理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人、钱、事等等。
二是纵向深入。
比如,对未来有哪些启示,就从此前的情况、当下的困难、未来的举措三个方面开始思考。
学会这样思考,在表达时你也可以像别人说出:我的建议是以下三点,这件事带给我三点启示等等。
这样既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形象,也避免自己一紧张就说乱或者忘词,也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思考时间。
维度三:节奏感好,让对方听得舒服。
我以前有一个领导,特别有耐心,不管是你向她反应问题,还是发牢骚抱怨,她都会耐心听完,并时不时地点个头向你表示回应。但是听完就听完了,后续没有,搞到最后两个人彼此“友好”握手再见。领导并且向你表示,下次有问题还欢迎你来向我反馈。你点头称是,内心却在咆哮:“我再也不来了,简直令人崩溃,浪费时间和精力。”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沟通效果呢?就是我们的节奏没有掌握好。这样的情况在职场很常见,比如,原定开会半个小时,讲了20分钟,还没聊到重点。
三个方法,让你掌握节奏,让对方听得舒服,也能跟上你的逻辑。
一、根据自己的目的,设定时间。
当你想争取一向资源时,以30分钟为例:陈述困难5分钟、请对方评估缺少资源带来的影响10分钟、按不同的方向讨论可能的对策10分钟、总结下一步行动5分钟。
二、在沟通过程中多提问,用提问带起对方的思路。
比如,掌握这样几个句式,可以促进逻辑节奏感:
我想请教一下王总,以您的经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
刘经理,我了解你们部门的困难,我现在有一些初步想法,说出来咱们一起探讨一下。
我刚才的三点建议,我想听听您的想法。
掌握这样的语言习惯,可以带动听者的思路和你在同一个频道。
三、结合手表和笔记防止对话时节奏崩盘。
比如,开会时把要讨论问题的重点按讨论顺序写下来,并规定每一个讨论环节的时间。每讨论完一个重点,得出结论就划掉一个,再继续下一个。这样可以避免开会一个小时,前50分钟都没有进入重点的局面产生。
这就是《高情商沟通》中,仲佳伟和文娅告诉我们的沟通的三大维度。最后总结一下:
维度一:条理清楚,是遵循大部分人的认知规律。
维度二:思维全面,才能提高反应力与缜密度。
维度三:节奏感好,让对方听得舒服。
好的沟通从来不是以强大的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碾压对方,而是了解对方的想法,结合自己的条件,给出共赢的解决方案。三大维度,加强你的逻辑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