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贝蒂指着《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问母亲“她在微笑,她幸福吗?”母亲顾及脸面,不让贝蒂声张,家丑不可外扬,贝蒂对母亲说“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
在影片快结尾的时出现了跟主题相关的蒙娜丽莎微笑的这幅画。
贝蒂是卫斯理女子学院的学生。
而卫斯理学院是美国十大女子学院之一。
02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开头,看到了熟悉的女演员朱莉娅.罗伯茨。
我喜欢她棱角分明的脸部线条、喜欢她深邃的眼睛、喜欢她立体的五官、喜欢她精湛的表演。
朱莉娅.罗伯茨在《奇迹男孩》中饰演母亲伊莎贝尔。一位善良、永不放弃梦想的母亲。
《蒙娜丽莎的微笑》发生在50年代的美国。
凯瑟琳在卫斯理学院的第一节课就受到了学生的质疑,并且被学生给了个下马威。
卫斯理学院的女学生,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家世显赫,且拥有渊博的艺术知识。
学院的学生竟然能把整本教科书全部背会,凯瑟琳准备的课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
03
这些美丽大方、有实力、言行举止非常高贵的女生,她们将来的前途是什么?
卫斯理女子学院培养的就是将来的社会名流的太太和夫人。毕业以后结婚,成立自己的小家庭。
影片中有个片段,学生们在讨论说将来我的丈夫是谁,你的丈夫是谁,将来我们可能做邻居,我们会一起带孩子,我们的孩子又会成为朋友。我想这就是美国社会这种阶级之间的名当户对吧。
凯瑟琳和印度电影《嗝嗝老师》有些相似的场景,在第一堂课都遭受到了学生的恶作剧。
而凯瑟琳和嗝嗝老师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我要留下来,我要做我喜欢的事情。同时凯瑟琳和嗝嗝老师的一个共同点是,我如何做能够让大家收获更多。
04
由此想到了是樊登老师在《终身成长》中讲到的成长型思维。
思维模式分为:固有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卫斯理学院的院长、老师以及学生都是固有型思维的人,他们不愿意打破常规,他们愿意守着既有的观念去进行自己的生活轨迹。
嗝嗝老师和凯瑟琳是是成长型思维的人,她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可以活得更好,而不仅仅是嫁为人妇、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追求,完全丧失了自我。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能明确目标,不断优化学习方法,并乐于向同伴学习。这将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取得成绩。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他们的世界里充满了明亮、包容和正能量。无论看待自己或他人,他们都相信人具有发展潜能。
05
卫斯理女子学院的学生们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成为社会名流的太太或夫人,她们没有独立的意志和思维,从来没有为自己考虑过,对于卫斯理这样的女子大学大学,女性的教育是围绕着婚姻的经营所开展的。
而凯瑟琳试图带领学生跳出框架,她给那些女孩心中埋下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给她们开阔了更广阔的视角,让她们知道原来生活可以一另一种方式来活。
她开始鼓励学生们去大胆的、勇敢的追求自己所梦想的,由于凯瑟琳的出现,让这些学生对这个世界有了独特的视角,她们才鼓起勇气去挑战新生活。
贝蒂受凯瑟琳影响,勇于跟母亲说出和丈夫离婚,去选择自己新的生活,可能去耶鲁的法学院读法学。
原来那么排斥凯瑟琳的贝蒂,最后称凯瑟琳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是一位卓越的女性。
原来人们都想活出凯瑟琳那样的精彩,不为婚姻、不为孩子、只为自己而活,去探寻更好的自己。
06
既然谈到了成长型思维,大家也看到了成长型思维模式带来的正能量及积极地生活态度,我们应该怎么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简而言之,固有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共存于体内。
固有型思维模式出现时,代表我们不愿承担责任和后果,不愿突破旧有观念。
想要转变思维模式,需要对现有模式接受、观察、认可、命名、教育……
我们需要培养自己及孩子的挫折意识,遭遇挫折没关系,每一次的挫折、错误、困难都是一次进步的机会。因为我们坚信这不是最终的状态。
改变模式,需要终身成长。
改变是不易的,有些想法、观念、认知已在我们的大脑中运行了很多年。
改变是痛苦的,我们得和自己的局限、脆弱、恐惧,以及未知作斗争。
改变也许艰难,却从未有人说过不值得。
齐悦社群季度班第39篇
https://www.jianshu.com/c/bfaccd4b48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