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宋 ·谢枋得《武夷山中》
谢枋得,现代人并不怎么熟悉的宋代诗人,知道诗人谢枋得还是源自中国诗词大会四季度冠军陈更著的书名《几生修得到梅花》,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便被书名所吸引,觉得这书名的意境很深刻,是关于人生的修行,但还是不知全意,查资料得知是源自宋代诗人谢枋得的经典之作——《武夷山中》。
谢枋得,南宋末期抗元将领,抗元失败后,不臣服新朝政权,选择隐居福建武夷山中,巍然挺立的武夷山青峰,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自己的性格、形象的写照。武夷山十年隐居生活,成就了诗人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武夷山中》。
品读《武夷山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感受到诗人的家国情怀;感受到诗人对梅花高贵品质的向往之情。了解诗人作诗背景后,再一次品读这首经典之作,特别是被诗中“几生修得到梅花?”这句富有哲理的深远意境所吸引。“几生修得到梅花?” ,梅花向来被人们赋予了高洁坚贞的品质,如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陆游写高士的梅:“零落成尘碾做泥,只有香如故”;苏轼写的梅:“不知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还有古代《警世贤文·勤奋篇》里写的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正是因为梅花高洁坚贞,不畏严寒,不畏霜雪,坚韧不拔,自强不息。
独自站在青峰之上,面对眼前一片寂寥天地,感慨道:“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诗人忽然提到独立世外,傲霜吐艳的山中梅花,并深致仰慕之情,定是借以梅花为诗人自己的精神榜样,期许诗人自己能够拥有梅花一样的高贵品格,从而流露出诗人内心对梅花精神的向往。
后来,元朝听闻谢枋得的文名,便几次请他出山,他都严词拒绝。终于,谢枋得在大都悯忠寺,绝食五天,为国尽节。诗人这种以视死如归的精神,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正如他的这首《武夷山中》所描写的那样:“几生修得到梅花?”,他是希望自己可以有梅花一样的精神,其实,他已经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