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珊
最开始跟孩子一起读书是为了消遣全职带孩子的过多自由时光,除了带孩子的日常以外,亲子共读成为了我跟孩子这2年来做的最多的事情。短短2年过去了,孩子的变化让我看到了读书的魔力。书籍带给了孩子快乐,也带给我成长,让我对未来更加明朗。在这里分享一些我的亲子共读小经验。
小小孩这样看书
给小小孩读书的父母都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他们喜欢一遍又一遍听同一个故事,有的书会让你讲上两三个月。反复阅读一本书在孩子来说是很平常的。刚开始我也不太理解,后来读到孙瑞雪老师的书,找到了答案,“孩子从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然后是准确的概念。儿童的感觉、思维、智力、思想的最初发展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而且需要多次重复。”蒙台梭利也说过,“如果反复进行练习,就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程。”“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
由此看来,书籍给孩子呈现丰富的情景,孩子通过听故事,了解到更多生活中不曾遇见的东西,扩展了孩子的眼界和经验累积,带孩子看世界读书实属好途径。孩子反复读一本书,甚至一本书读很久,是孩子大脑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增加概念的过程。
父母在亲子共读中父母要多些耐心,根据孩子的节奏和需求来,不要因为孩子需求多读而反感,也许那样会断送孩子对书籍的热爱,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我也曾有段时间被孩子“迫使”读书,心中有抗拒的情绪,但是还是坚持了下来。
同时,小孩子读书也注重细节。他们会关注微乎其微的小细节,如小蚂蚁,小蜗牛,一只小蜜蜂等等,乐此不疲地寻找小小的所在。我的孩子现在2岁多一点,还是很喜欢发现书中的小小东西,喜欢蜗牛。相对成人阅读的功利性,孩子们更在意自己的兴趣,爸妈可以跟着他们一起去发现更多小东西,满足孩子的欲求,总之要鼓励着他们热爱书籍。
书太多未必好
有一段时间给孩子集中买了很多新书,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发现她看书速度快了,每本书翻翻完毕就去看下一本。听故事的时候也着急翻页换书,听故事的耐心不如之前。后来,我把新书和旧书都收起来一部分,书架上的书数量少了,新书的比例占1/3,孩子慢慢回到了以往的阅读状态。
如果增加新书,请不要一下子曝光给孩子,那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孩子容易走马观花。所以说,书未必要多,少量的呈现更适宜。
孩子提问千万不能敷衍
孩子很小的时候单纯听,当他们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后,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的孩子现在还小,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什么?”看到不懂得地方就会问,有些东西我确实也不曾见过,尤其是国外的书和英文原版绘本。
这个时候父母也不要逃避,更不能敷衍,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无所不能的,且不说我们也是平凡的人。跟孩子一起读书,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给孩子读书之前最好做下功课,看看是否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前“备课”。当然肯定会有孩子发现的你不懂的地方,如果孩子提出来,不会就告诉他们爸爸妈妈也不懂,我们来查查,跟孩子一起来查查。尽管小孩子也不太懂,但是跟着爸妈一起发现答案也是一种新的读书体验。
选书要看孩子的兴趣
亲子共读有时候是泛泛的读,泛泛的听,但读的多了你会发现孩子的兴趣,有的孩子喜欢车子,有的喜欢吃的,有的喜欢小动物。有些家长可能会喜欢给孩子买知识类书籍,希望孩子学到知识,书籍的种类之多无穷尽,孩子喜欢遨游书海,如果单纯被框在学知识的框架里面,似乎有点狭窄了。阅读不同于学校教育,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开阔视野。遵循孩子的兴趣是第一准则,要避免功利阅读的倾向。
爸妈才是最好的故事机
有些家长会选择给孩子买故事机,觉得自己太忙时间有限,没时间给孩子读故事。其实,亲子共读更注重情感流动,父母的声音才是最好的故事机。故事机是机器的声音,无法加注于情感,尽管也有声调的抑扬顿挫。
父母讲的故事可能没有专业讲说人专业声情并茂,但是在孩子耳边的声音却是充满爱意的。如果工作很忙,那么睡前20分钟的晚安故事时间请父母们倾注你满满的爱,对于孩子来说已经足以。
正如《朗读手册》作者吉姆崔利斯所说,“我给孩子读书只有一个原因——我爸爸给我读书。这让我感觉很棒,而且永远不会忘记。我想让我的孩子也体会一下这种感觉”。当孩子以后长大,如果能够回想起曾经父母在耳边讲故事的日子,会说那是我最幸福难忘的时光,我想作为父母,我们就是最幸福的了。
趁着孩子还小,还需要父母读给他们听,爸爸妈妈们珍惜这宝贵的时光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