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从两个人的生活回到一个人,你会感到空虚、寂寞,时不时的会回想起你们曾经的种种,不禁潸然泪下。你认为所有的这一切的感觉都是那个人带给你的,是他(她)让你痛苦不堪。但一切的这些感觉,其实都是你自己的。
克里希那穆提说过这样一段话:
失去这个人之后所感受到的寂寞、苍凉、痛苦,在你还没恋爱以前就存在了。你所谓的爱只是一种刺激,暂时掩盖你的空虚。你通过另一个人来逃避寂寞,利用这个人掩盖寂寞。你的问题不在于这段关系,而是你自己的空虚。逃避是很危险的,因为它就像某种药,把真正的问题隐藏起来。这是因为你心中没有爱,所以不断从外在寻找爱来填补自己。这种缺乏爱的表现导致你寂寞,等你看清楚这个事实,你就不会再靠外来的人事物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总结一下这段话,重点有二。一是你总在逃避自己内心的感觉;二是你的内心缺少爱。
逃避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生气。
生气是一种自我防御的方式,生气可以麻痹心中的痛,因为愤怒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力量感;生气的过程中,也会让对方产生罪恶感,当对方怀着罪恶感和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可以控制对方;生气的时候你总会觉得自己是对的,一切都是对方的错,从而逃避自己犯错的挫败感。
逃避就像一针麻醉剂,让我们感觉不到疼痛,但造成疼痛的原因却始终在那里,不会因为打了麻醉剂而消除。等到麻醉剂的效果散去,你依然会疼痛难忍。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消除病患。手术也好,吃药也好,治好了,也就不痛了。
心理问题与外科问题是一样的,别对麻醉剂形成依赖。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来源于逃避,而解决一切心理问题的方法就是直面!直面问题,发现它,解决它,别让这些毒瘤跟随我们一辈子。
在直面问题的同时,也要检测我们内心的爱,是否本自具足?
何为本自具足?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你自己内心的爱能否温暖你自己。一个人内心是否充满爱,更多的原因是自己的童年是否感受到了足够的爱。
一个人成人之后的认知,性格,行为模式等等都是受童年时期的影响。也许童年中有那么几个场景,让你觉得自己不被爱,比如父母打你、冷落你、数落你,那些时刻,我们好像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更多的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人。一个不被爱着的人,内心便不会有爱。所以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在努力寻找着被爱的感觉,我们不能接受这种被爱的感觉又任何一丝一毫的减弱,因为那又会让我觉得,我自己是不被爱的,是我不值得被爱。
其实当父母打我们、冷落我们、数落我们的时候,就真的是不爱我们的吗?我们都会为人父母,当我们面对我们的孩子的时候,就真的能做的那么好吗?当我们做不到那么好的时候,就是不爱我们的孩子吗?不是的,我们永远都爱着我们的孩子,就像我们的父母永远都爱着我们。让我们试着回到那些带给我们创伤的场景,试着理解父母,甚至感谢父母,当你内心能够宽恕这一切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你的爱,已经本自具足。
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内心是怎样的状态,决定权都在我们自己身上。直面问题,让自己充满爱,生活会比你想象中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