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三世,吾爱有三
日、月、卿
日是朝,月是暮,卿是朝朝暮暮
如今,除了俊男靓女的美好爱情之外,最让人羡慕的是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相伴。在丽江也不乏这样的美好故事。52岁的和凛毅与50岁的妻子和英红之间的爱情,并没有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吉他、霹雳舞、琵琶,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玫瑰香槟的爱情。
“老公,要不我和儿子出去打工来支持你?”
“不行,我们要坚持下去,哪怕有一天我饿死了,也不会让你和儿子饿死。”
-- 和凛毅与妻子的对话
一句看家常的话语,却饱含生活的辛酸与苦楚。和凛毅与妻子之间的一段简短的对话,成为了和凛毅一直难以忘记的片段。
有些人的梦想孤注一掷,有的人却很幸运,有家人、亲友的支持。把出生开始就耳濡目染的“白沙细乐”传承下去,成为了和凛毅一生的追求。从12岁开始真正去学,去弹奏“白沙细乐”,一转眼40年时间过去了,52岁的和凛毅从当初年幼无知的小孩成为了“白沙细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路走来,说不出的辛酸和泪水,但还好,从“家庭式传承”到“邻里传承”再到“学校传承”,他一路的追寻,终于有了回报。
但家人自始至终都是他的聆听者、追随者。是他追梦路上的同路人,是他迷惑、艰难时的搀扶者,一路相伴。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家庭,聆听他作为一名丈夫与父亲,与妻子和儿子那些温暖、感人的瞬间。
我在“白沙细乐”中睡去,也在“白沙细乐”中醒来。
-- 和凛毅
白沙细乐是白沙人民世代相传的一部大型古典乐曲,又叫“崩石细里”。而和凛毅和“白沙细乐”的故事,还得从父亲和茂根说起,“从出生开始,就听到这样的音乐,在这样的音乐中睡去,也在这样的音乐中醒来。父亲是白沙细乐传承人和锡典的关门弟子,对“白沙细乐”也有自己的一份执着和坚持。潜移默化之中,自己也就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在里面。”和凛毅一边擦拭自己的乐器,一边说到。
出生就接触到“白沙细乐”,然而,和凛毅真正学习却是在12岁的时候,“父亲说过,听3年,练3年,才能出道。”序曲《笃》作为“细乐之母”,是“白沙细乐”的基础也是精华,从18岁能独立表演《笃》到现在,《笃》依旧是和凛毅的喜爱的曲目。除了父亲的启蒙和教导之外,相濡以沫的妻子和英红为自己付出的一切,也让和凛毅惦记于心。
“纳西女人腰粗体胖劲大,却依旧撑起了我家的半边天。”
--和凛毅
“30岁左右,她(和英红)开始学习琵琶,当时手的指节各方面都已经比较粗,反应也比较迟钝,小时候也并没有接触过音乐方面的东西,但是嫁到了这样一个处处充满音乐的家庭,30岁左右的她开始试着去接受去学,到现在我们一家人一起学习,一起弹奏,一起传承,对于她的这份坚持我很感激。”谈及妻子为了融入家庭,为了支持自己的梦想所付出的一切,和凛毅一边回忆一边望向正在院子里忙碌的妻子。
在妻子一边忙碌的过程中,幽默的和凛毅悄然走到妻子身旁,“纳西女人就是腰粗体胖劲大,却依旧撑起了我家的半边天。”闻声听到丈夫的话语,嘴上没有只言片语,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却成为了最好的回应。
稍有些羞涩的和英红说到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时,有时候会看不到希望。“以前曾在玉河广场和观音峡公益性演出7年左右的时间,没有什么收入,梦想是梦想,生活是生活,柴米油盐都成问题的时候会很矛盾。并且当时只有几间老屋,很穷。自己也曾想过放弃学习琵琶,去打工维持生活。但现在想想琵琶让自己收获的东西比失去的更多,一家人有了共同的爱好,有了更多的话题,这样也很好。”
“20年前,一头小猪50-60元,我的琵琶是卖了10多头小猪换来的。
- -和英红
在聊天过程中,回忆漫上和英红的心头。在那个出行靠走的年代,衣食冷暖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头等大事,和英红也不例外,在那个年代,一把昂贵的琵琶或许需要花费全家人大半年的积蓄。
琵琶悄然陪伴了她二十年,由最初的茫然不知所措,到如今的手到擒来,琵琶似乎成为了她的知己。“当时这把琵琶是他卖了10多头猪崽换来的,一头猪50-60元,琵琶花费了600多元。当时自己很心疼钱,现在想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就是他弹吉他、跳霹雳舞“骗”来的,结婚以后就没有见过他跳了。”
“跳舞就是为了“骗”你,现在还折腾什么。”
--和凛毅夫妇对话
说到吉他,很多人想到了唯美的爱情故事,很多人都说,面包和牛奶不可兼得,但这对出身农民的普通夫妇却证明了面包和牛奶不是奢侈品,而是必备品。
闲聊过程中,和英红悄悄告诉自己,他谈的吉他很好听。说完,50岁的她有些羞涩,却依旧掩盖不了那份自豪和幸福。一番寒暄之后,和凛毅回到房间,拿出自己的吉他,夫妻两人你谈我听,动听的吉他声随风儿飘向远方,把幸福带向远方,就像他们的不离不弃,相濡以沫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弹吉他是年轻时候当兵学的,他这个人就是爱学,爱思考,不管是“白沙细乐”还是吉他,他都舍得花费时间在上面,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以前他还会跳霹雳舞,现在不见他跳了。我就是被他的吉他和霹雳舞“骗”的。”说到这儿,和英红似乎回到了他们最初认识的时候,一脸痴迷。
听到妻子说到自己,正在教儿子拉二胡的和凛毅也忍不住说到,“跳舞就是为了“骗”你,现在还折腾什么。”
除了“白沙细乐”和吉他之外,这位52岁的老人还有一个独特的爱好,就是自学英语,从听录音到看电影,到口语发音及每一个单词的拼写,一坚持就是10余年。漂亮的字体,每一个单词都写出了美式英语的感觉,如今,和凛毅可以独立完成英语文章,把自己挚爱的“白沙细乐”和英文结合在一起,记录在笔记本上,空闲下来的时候朗读一番。谈及自学英语却能写出漂亮的美式英语,和凛毅说到,“因为喜欢书法,所以对字体各方面就会格外敏感,要求也就更严格。”
看到丈夫现场朗读英语,和英红也忍不住夸起自己的丈夫,“他英文写得好,汉字和东巴字也会写,逢年过节家里面的,村里面的邻居对联都是他写的。”
“他就是严肃幽默各占一半,励志老爹亦师亦友。老妈总说老爹最大的缺点就是穷。”
--儿子和福成
26岁的和福成,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整个笑容里饱含朴实和憨厚,对“白沙细乐”也从最初的好奇到现在的喜爱,而让他引以为豪的依旧是自己出身于这样的一个家庭,有一个励志好学的父亲,勤劳慈祥的母亲。
“父亲就是幽默、严肃各占一半,亦师亦友,用我老妈的话来说,我老爹最大的缺点就是穷,但是看他们每天很幸福,自己也很开心。”和福成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