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是先看的电影后看的小说。初中,在一个晚风习习的夜晚,窗外有风吹过樟树的沙沙声,教学楼后方的那座矮山上传来一阵阵虫鸣。全班五十多号人都激动地等待着,等待着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们放电影。那部电影叫《活着》。
看完后,同学们都三两结伴地往宿舍走,边走边讨论着刚看完的那部电影。我们大都可怜那个叫做“福贵”的老人,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惨的人呢?所有的亲人都比他先死去,儿子、女儿、老婆……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想不明白这部明明叫做《活着》的电影,却每时每刻都充斥着死亡。
而那时的我们,懵懂又天真,想不明白就想不明白了。我们回到宿舍洗好脸洗好脚后,各自躺在自己的床铺上,等到宿舍的灯统一熄灭后,四周陷入黑暗。我们互道晚安,埋在暖和的被子里沉沉睡去。我们想的是明天六点钟就要起床,七点钟在国旗下集合,在刚刚升起的红日下,满身金色地看着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
我们对活着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单纯地跟着时间一起长大。我们也没经历过死亡,这对于我们似乎太过遥远。
之后七八年过去了,就在昨日,我把《活着》这部小说看完了。看时,七八年前的电影画面时不时就在脑海里闪过,影像已经模糊到只剩下大概的轮廓,我却感觉有一波接着一波的沉重感,像潮水涌上人的喉咙,扼住人的呼吸。
相较于过去十三四岁的我,现在的我明显要成熟得多;而对于将来三四十岁的我,现在的我又显得多么稚嫩可笑。现在的我读《活着》,只有一个想法: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02
福贵的一生,是悲剧堆砌的一生。
生下来就是地主少爷,年轻时又嫖又赌败光了家产,被债主赶出祖宅,父亲因此逝世;
悔过自新的他,在去给生病的母亲请郎中时被抓了壮丁,经历过炮火的洗礼和死亡的恐惧,最后侥幸活了下来,回家后却发现女儿凤霞因为一场高烧变得又聋又哑;
懂事的儿子有庆为了不把鞋子穿破,每天都光着脚跑去学校又跑回来,最后却因为给县长女人输血活生生地抽死在医院;
好不容易为又聋又哑的凤霞寻了个好夫家,夫妻俩感情和睦,生活美满,最后凤霞却因为生孩子大出血而死在了医院;
老婆家珍因为常年劳累患上不治之症——软骨病,在儿子、女儿接连死去后,不久后也因为病痛和身心的双重折磨而逝世;
福贵与女婿二喜和孙子苦根相依为命,就算这样,残酷的世界却仍要将这最后的温情残忍抹去。二喜因为工地事故死去,连孙子苦根也因为吃豆子而被活生生撑死了;
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个人和一头和他一样年迈的老牛,他把它叫做“福贵”。他和“福贵”相依为命,一起聊天,一起耕地。夕阳下,两个“福贵”依偎着迈着沉重的步子前行。
福贵的一生,让我们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03
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世界的残酷与温情,生活的反复无常与曲折漫长,无一不在诠释着两个字:活着。
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在《解忧杂货店》中曾写道:“虽然至今为止的道路绝非一片坦途,但想到因为活着才有机会感受到痛楚,我就成功克服了种种困难。”
正是因为活着,我们才有机会感受到痛楚;也因为活着,才有那生生不息的希望。任何时候,我们总能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我们会说,你看这花开的多好呀;即使这花第二天就因为一场暴雨而七零八落,但我们都曾目睹它初放时惊心动魄的美丽。
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这个世界残酷又温柔。有人含着金汤匙出生,有人一出生便落在泥土上;有人一生平庸籍籍无名,有人家世显赫声名隆重;每一分钟都有新生命欣喜地降生到这个世界,同时又将一批人送进坟墓;这边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那边可能晴空万里,阳光灿烂。
唯一不变的是,每个人都在世界上留下过足迹,他们都曾活着。无论世界如何残酷,生活多么艰难,命运怎样捉弄,每个人都曾为他在这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他们都曾拼尽力气努力地活着。
莫泊桑在《一生》中曾这样写道:“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我想每一个降生到这世上的人,不管是平凡的,还是伟大的,终其一生都在诠释着两个字: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