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日记(散记随笔)
时间总比你想象的流逝得更快
二十多年以前,有人在张丹丹耳边说:“只要过了二十岁,以后的日子会过得很快,一眨眼就三十岁、四十岁……”。
原来跟古人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些字词里,都能隐隐感觉到古人在叹年华的易逝。
这里还是以张丹丹个人耳闻目见的人事,来阐述这个观点的客观真实性。
在张丹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居住在院子里的村民,基本为同一个姓氏的人家,以本姓氏的族人居多,家族聚居。
在几十年以前,这一现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的某些地域,人口还没有大规模的往城里迁徙的时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这种家族聚居的生活方式,因为聚居的人员之间,多少都沾亲带故,并且都依附于当地的土地而生存,其中大部分人离开生土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其个人的生老病死,也基本就在这一片聚居的地域实时演绎。
而对于长期安居在这里的人,如果定居的时间跨度足够长,则是完全可以实时参与、见证其中人事的变迁。这跟城市人口之间,哪怕彼此住得很近,就算是门对门、楼上楼下相邻居住都老死不相往来的居住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族人聚居的生活模式里,因为其聚居的人员,本来就是一个家族的血脉传下来的,所以,基本无论哪家有什么事,只要是没有结仇的人家,打个招呼后,相互照应也是很自然正常的事情。至于家中有大事,共同商议或者宴请,那就大家都到场了。
这样一来,因为哪家有大事,如举办寿酒、婚宴、添丁、孩子升学、老人离世等等,都得有家里的大人到场,所以,下一代的孩子们,自然也是从小就在一起混熟了,个人的生活界限不是很明显,从小就是整个院子跑,从东家玩到西家,哪家都像自己家。
这跟城里的居民的生活界限毫厘分明,是炯然不同的。城里的人家,家教严一点的,从小就会反复的叮嘱孩子:在别人家做客,一次呆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时间一到就应该告辞了。
你说生活在聚居模式里的娃娃们,成天东家疯到西家,错了吗?
哪怕到今天,张丹丹也顽固的认为:这并没有错。恰恰相反,这种生活模式更容易让孩子从小就融入集体,有比较开阔的胸怀。而且就像是天生的,不用反复引导。
扯远了,还是回到主题。之所以提及这么多,因为张丹丹就是在这种聚居模式里长大的。
所以,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见到院子里太奶奶一辈的老人,那个时候她们已经有九十岁高龄了,走路时,手扶一根木质的拐杖,都已经颤颤巍巍。
太奶奶辈的这一些高龄老人,当时她们的活动空间,基本就是在自己家的房屋里或者房屋前的土坪上,她们的形体已经很清瘦,真正的风烛残年,就连邻里之间的串门都不串了。
然后,张丹丹也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年,她们就都陆陆续续相继永远离开了院子,长眠于地下了。
院子里太奶奶一辈的人,慢慢的都走光了。再后来,张丹丹就见到院子里奶奶辈的人,已开始慢慢变老,当张丹丹成年了的时候,奶奶辈的人,其中寿岁高的,也已经有九十岁左右了,就如同张丹丹记忆里的那些太奶奶们,她们慢慢的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而今,当张丹丹快年近五十的时候,父母辈的人,有的人已经有八十岁左右了。虽然生活条件在改善,医学在不断的进步和创新,可遗憾的是,她们中好些人,才六十岁左右,就因为外物导致的疾病或者心理疾病,而早早的离开了,远远没有太奶奶们那么的高寿。
如果不努力健身和科学养护生命,张丹丹思量:下一波,就可能会轮到自己了。
综上所述,所以本篇开头提到的观点是从客观真实存在的人事里提炼出来的。
简书首发,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