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性中,往往越是我们不知道的,就越能激起我们的好奇心,就像我们小时候,每每考完试后,对别人分数的关注,可能更超过自己具体的错题。这是一份最原始的攀比心态,试想下,如果我考得不错,但老师不公布名次,同学们也不知道,那该多么遗憾。如果我考得不好,而其他同学比我更差,我会获得些许安慰,可能是题太难,不是我学习不够好。看到没,比较让人幸福,比较让人宽慰。
而成人世界里的成绩就是收入,我们可能会感觉分数是公平的,收入可能不够公平,这个得看用什么角度,其实,极端角度看,分数可能极不公平,且不说什么超长发挥、蒙对的情况,只要我们承认有那种应试天赋的人存在,这对拥有其他天赋的人就很难说公平。至于说收入不公平,可能现实情况恰恰相反,现在有种说法,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就看他合法情况下能赚多少钱。赚钱这种事情,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事情,其实每个人发挥的空间都很大,这就有点像,学校里不再是只比分数了,只要你在任何领域能进入第一,哪怕踢毽子最好,都是好学生。
但是,有人会说,这个世界上领域是有差别的,有的领域热火朝天,有的领域门庭冷落。其实热火朝天就会人满为患,门庭冷落就会有更多腾挪空间,其实也算比较公平。只有某个领域,市场上有需求,你在这个领域非常靠前,你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
回到主题,既然收入是成人世界里的考试分数,为什么不能打听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到底哪些人问起呢?
第一种是亲戚,尤其是长辈,这点就类似于小时候被问分数一样,在中国的文化中,这是一种关心,但场面往往会有点尴尬,一件让人尴尬的事情,何必要说呢?况且这个问题我们能获得什么?亲戚成立了低收入帮协会,还是高收入学促会呢?
然后就是同学朋友会问起,为什么很多同学会最后会变成炫富会呢?其实也不是他们的本意,就说聚餐是AA制,还是有钱同学包干,都很难达成共识。有人认为我们用同学这个单纯的身份,就应该AA,但也有同学会感觉,就他混的最好,请吃顿饭是应该的。这点就类似于公司组织出国旅行,有的人宁愿省钱吃方便面,而有的就想法国大餐。最后解决方案是,吃饭都自己解决,想吃什么吃什么。有人认为同学会就是一起缅怀曾经的青春,但有人就喜欢立足现实,找话题聊一聊,最后就变成这样了。由于大家疏于往来,探究之心往往并不是非常强烈。这个是最无伤大雅的。
最后一种就是同事,因为大家是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群人,在公司里做什么,都是非常清楚的。这就像是当年一个班的同学,没有谁对其他人的分数不好奇。我们可能会忍住不问,但不表示对这个不感兴趣。我就见过很多公司的管理制度,是禁止询问他人工资的,因为问这个问题很容易陷入尴尬,如果有人不太愿意谈这个,你问了对方尴尬,对方不回答,你自己尴尬,何必呢!再说,很多企业为了刺激积极性,采用的是差额工资标准,你去打听,别人比你高,你不会觉得自己很无能吗?比别人高,你当时是表现出炫耀的姿态,还是勉强安慰别人的姿态呢?
总之,这种感觉都不会太好,但这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在一家公司,但协作来自全社会。就像你在一个班级,竞争可能是一个地区,一个省,乃至全国。在意同事的工资,就好像只关注谁是班级第一,是不是眼光有点短浅。我甚至有一种感觉,不要太在意别人工资,甚至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工资,因为这玩意太费神,这就好比,你工作几年后去找老板谈加工资,你说自己挥洒的青春,老板会想是我给了你成长的机会;你说这么多年自己没功劳有苦劳,老板会想我也从没拖欠你工资;你说现在物价高,生活压力大,老板想我的压力不你更大;你谈曾经彼此的承诺,老板会想你工作的承诺也不完美。这就是为什么谈加工资有点屈辱感的原因。
我有个极端的看法,要跑去找老板谈工资,是一种比较弱势的选择,这不关乎面子,关乎精力。这就像对同事工资那么好奇一样,眼光放长远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转移眼前那无趣的好奇心。
请不要探究同事的工资。
文章来源:www.zhiyin.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