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沧桑唯有爱是不变的神话,潮起潮落始终不悔真爱的相约。”这是“美丽的神话”里的歌词。当年曾被孙楠、韩红那富于穿透力且极具磁性的声音深深打动。而更触动自己的,是歌词。触到的,是心里已有的。若心里没有,哪怕对面相逢也不相识。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样说:
从本质上说,浪漫的爱情神话是一种可怕的谎言。数不清的人陶醉于神话营造的虚假氛围中,只想成为爱情的奴隶,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始终生活在自欺欺人的假象中。现实生活与浪漫爱情,往往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段话,乍看,于我不蒂一声惊雷!
既然“浪漫”不是爱情、“激情”不是爱情,那么娱乐圈里那些走马灯上演的,恋人间的一出出“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的主角切换,从人性来上讲就不能说明品行出现问题,只不过算是一种心智不成熟的行为。
我们从头捋捋,按照书中观点(对此观点我本身是矛盾的,是理性与感性激烈较量,是幻想与现实的澄清,说到底是多年来对自己眼中“爱情”的颠覆。)为什么说浪漫的激情之爱不是爱情呢?
从“自我界限”说起吧,婴儿出生后的前7、8个月,无法分别自己与外部世界的界限,与部世界处于“共生状态”。饿了以为整个世界也饿,挥舞手臂以为世界也在动。而随着慢慢成长,认识和经验不断增加,发现自己饿了时,并不能时时被满足,像玩耍时,母亲未必陪伴自己玩耍……,此时意识到自己跟世界根本不是一回事。此时,如果缺失母爱,或者母亲本身有性格缺陷,那么,婴儿与母亲关系就会受到干扰,等到婴儿长成儿童直至成人之后,其自我意识就会出现障碍,自我界限容易出现模糊,即“自我界限”不清。表现之一就是相信“爱情神话”,错把‘’浪漫之情”当爱情,激情过后,失落,痛苦,以为自己当年的选择“闭着一只眼”,怀疑不是自己的真爱,走不出浪漫神话得迷雾。不肯面对现实,继续忙于寻找所谓的爱情神话,或者把希望寄托在“第三者”身上,互相欺骗和背叛。开始了狗血剧上演,最后美丽神话成为嗜血残阳,一地鸡毛。因而,那些浪漫爱情故事的结尾往往是:从此,公主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生活,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因此,现实生活与爱情神话往往相差十万八千里。那些浪漫神话得作者要么是心智未成熟,要么是“看透生活依然热爱生活”的勇者。他们要么与作品“共生一体”,或者自己就是作品本身,要么就是感觉到了现实的“骨干”,编制些虚幻的“丰满”给生活积极赋义,给人以继续生活的勇气。
真想问问她琼瑶阿姨,您属于哪种?还有,公主和王子后来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