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群中,总会收到如“等下回你信息”“等下回你电话”这样的回复,但是,当你回家后你手机电话却迟迟没有响起,是他或她忘了?
刚从学校进入社会找工作,人才市场轮了一圈下来就有几个面试官留下了我的手机号码且曰“过几天必定回复你”。于是乎,尾巴翘起来:不都说工作难找吗,我看也不难嘛!一门心思在家等公司回电。一个星期后,在检查了手机没坏,不欠费的情况下终于明白了原来所谓的“过几天回复”即是委婉的拒绝,本是欣喜雀跃的的心情瞬间跌落谷底。想着就算没有录取好歹也回个电话吧……
再大一点的时候恋上了长我5岁的学长,一表人才,风流倜傥,坦荡的君子风度吸引得我一度没有自我,吃饭,睡觉尽是其倩影。一次偶然的邂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让学长认识并记住了我这个年轻貌美的学妹,互留手机后其一本正经的告诉我说“稍后联系你”。心花怒放,几天几夜手机不离手,生怕一个不小心没接着学长的电话。无意之中听闺蜜讲某某某学长的女朋友是多么的漂亮云云,才知道原来学长是有女朋友的。可是为什么还要跟我讲“稍后联系”这样的话呢,难道没到我眼中的欢喜与期待吗?
年龄一年年见长,诸如此类的口头禅越听越多,明白了这些仅仅是中国人的礼节套数,也是中国五千年古文化留下的诟病,稍后回复不一定会回复,稍后联系也不一定会联系。一个短信或是电话,你这里鸡飞狗跳,上天入地,心心念念,他那边云淡风轻,一如既往,九霄云外。
此后,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必定会看下自己的短信,电话,微信qq有没有朋友发的信息我没有回的,或许我回个信息并没用多长时间,但是收信息的人觉得温暖,少了那种淡淡的失落感。